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断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的。
B. 《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岭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组诗。
C. 春天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季节。
D. 能否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措施。
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喂养了/迷罔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2)是於滩上的驳船
(3)一会儿剑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4)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5)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拖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隧洞(suí) 干瘪(biě) 簇新(cù)
B. 舵手(duò) 埋没(mò) 阎罗(yàn)
C. 飞窜(cuàn) 蠢笨(chǔn) 翡翠(fěi)
D. 熄灭(xī) 困乏(fá) 喷薄(báo)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邹忌讽谏可贵,齐王纳谏也可贵;愚公以“叩石垦壤”的行动感动了上天;曹刿用“请见”的行动承担了国家安危的责任。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
[注] 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之有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王之伐越,何也 D.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翻译下列语句。
(1)皆以美于徐公。
(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3.甲文中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楚庄王想要伐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以________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
5.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