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邹忌讽谏可贵,齐王纳谏也可贵;愚公以“叩石垦壤”的行动感动了上天;曹刿用“请见”的行动承担了国家安危的责任。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佳作展示] 做一个“行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夜深人静,倚栏于高楼,黑色的苍穹被窗棂瓜分,远处珠雨如帘。 曾经葳蕤挺拔的文竹憔悴了,左右欹斜,呻吟着,挣扎着,最终不免委于尘埃。于是我的思绪,便如无根的蓬蒿飘飞在这蜕变的季节…… 曾经的我,也是那样踌躇满志啊!带着“会当凌绝顶”的雄心,过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紧张生活,希冀着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而现实如一堵铜墙铁壁,让梦想可望而不可即,如影随形的是苦闷与困惑。 既然时不我与,那就算了吧,抛弃那执着的意念,“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眼前是与非”! 不!不!不可以! 你忘记了在皓月之下为你做饭洗衣、不辞辛劳的妈妈了吗?你忘记了曾几何时与挚友击掌为誓立下的宏愿了吗? 你不该忘记! 岁月如烟,往事如诗。一个雄才绝代的奇男子踏步而来。他曾经遭遇“我失骄杨君失柳”的生离死别之痛,然而怀揣着信心与豪情,他未曾退缩。他可以振臂一呼,“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他可以笑对群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可以挥剑长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每个人都应是一个“行者”,用青春与汗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今夜的凄风苦雨,今夜的惆怅迷惘,只是沿途绝妙的风景罢了。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只要曾在雪地上留下自己艰辛的脚步,心便坦然。 条条大道通罗马。作为一个“行者”,我深知我已走过了“战胜心魔”的人生驿站!我深知我能越做越好!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注意题目中“行者”的含义是行动者,所以题目要求写自己的行动。它是“知易行难”的“行”,如对贫苦者表达悲悯是容易的,但是要从心底长出对他们的尊重却是困难的;把对父母的爱挂在嘴上是容易的,但是真正捧起他们的脸仔细端详每一道皱纹却是困难的。“行”强调的是后者,别人不屑做不能做的,你做了,才是题目中真正意义上的“行”者。依据你对生活的思考,选择你要做哪方面的“行者”,可以是为理想拼搏的“行者”,可以是保护环境的“行者”,可以是有孝心的“行者”、有爱心的“行者”。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具体的行动、感受或思考、收获。写作时,可以加入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

[注] 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    B. 属予作文以记

C. 伐越,何也    D. 山川美,古来共谈

2.翻译下列语句。

(1)皆以美于徐公。

(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3.甲文中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楚庄王想要伐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以________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

5.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可/以一战    B. 登轼/而望之

C. 公问其/故    D. 彼竭/我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师我  竹取道

B. 弗敢也  而山不

C. 不能察  欲言,无可进者

D. 公问其  逐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请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出岭谁同出?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2)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________________,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曹刿论战》中写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地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

B.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编订。

C.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D. 《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