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 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 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 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C 【解析】 C“吹毛求疵”指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诀  渲染  高谈阔论  吹毛求疵

B. 茏统  姑且  浮光掠影  狂妄自大

C. 签赏  附丽  轻描淡写  心旷神怡

D. 炼达  傅彩  栩栩如生  胸有成竹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é)   (zhì)          (xié)       味同(jiáo)

B. (jiè)   (chàng)      (liào)     目不忍(dǔ)

C. (yàn)  (yáo)        (gǒu)     信手(zhān)

D. (tù)    (zǎo)         (yí)        有益(juàn)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面对亲人、老师、朋友、同学、小动物、大自然……我们总有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把你想对他/她/它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⑴我想说声                  (可填: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您辛苦了……)

⑵请以“皇帝举行完游行大典以后”为开头,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为《皇帝的新装》续写故事。

要求:①选择题目⑴的,请补题后作文。选择题目⑵的可以自拟题目,也可以用“《皇帝的新装》续写”为题。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合理,力求有新意。③写作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美观。④篇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摘一次月亮》,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小学六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是个高高瘦瘦的老头儿,人很好,就是讲课有点儿啰唆。

②有一次,他兴致勃勃地讲《桂林山水》,边讲边高兴地吟诵起来,我却觉得很无聊。老师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的手偷偷地伸到课桌的抽屉里,摸到了厚厚的、宽宽的书脊,那是我从表哥家借来的《水浒传》,说好看完就要还给他。

③课堂无味无趣,手一接触到课外书就心痒难耐,脑子里想的全是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实在忍不住,我趁老师转过身时急忙拿出《水浒传》放在课本下忐忑而贪婪地“啃”了起来,那感觉既刺激又紧张。

④也许是太过投入,刚看到“大闹野猪林”这回,一双大手按在了《水浒传》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鲁智深。

⑤“我已经注意你很久了。”老师的话让我后背直冒冷汗,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似乎都在等着看我的笑话。

⑥“看到哪一回了?”我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手仍然压在《水浒传》上,舍不得拿开,仿佛自己还在那个野猪林里。

⑦“你跟大家讲讲呗。”老师狡黠地笑着。我红着脸走上讲台,跟大家分享了刚才看的故事。虽然我感觉没讲好,但同学们回报我的是热烈的掌声,这些已经足够了。

⑧“我们在看桂林的风景,你却在摘自己的月亮。”老师慢悠悠地说,“月亮在晚上出现,想摘月亮也要时机恰当。”老师的话我听得似懂非懂。但我知道,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⑨自那以后,我看的课外书越来越多,只是不再在上课时间看了。语文老师给了我一个表现的机会,哪怕是一段描写蛤蟆的文字,也让我到讲台上念给同学们听。后来,老师专门给我们阅读时间,还美其名曰让我们自己去“摘月亮”。我们看书写作的兴趣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

⑩现在回想起来,语文老师的“摘月亮课”应该是他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来人间一趟,你要摘一次月亮,这样才不会辜负仅有一次的人生。

1.默读文章,说说你对“摘月亮”的理解。

2.默读文章,需要推敲关键语句。请在文中摘录一处体现老师引导我“摘月亮”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并参照示例,为摘录的文字做批注。(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角度做批注)

摘录文字

批注

示例:“你跟大家讲讲呗。”老师狡黠地笑着。

示例:“狡黠”一词贬义褒用,生动刻画了老师对我上课看课外书观察已久却又想保护我自尊心的神态,表现老师的宽容与智慧。

 

 

3.下面对“我”在文中的表现,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从“老头儿”“人很好”“讲课有点儿啰嗦”等语言可见,“我”对语文老师的评价较客观。

B. 第③段“啃”字形象地描绘了“我”对《水浒传》的渴望与读书入迷的状态。

C. 第⑥段“我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的原因是老师打断了“我”看书的兴致,“我”很生气,所以不想配合老师。

D. 第⑩段“我”回忆语文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抒发对他的怀念与敬爱。

 

查看答案

阅读《远去的年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大寒将至,一个古老的节日正缓步走来。想起年,自然想起它的一些标志:           ……甚至,想起了已经远去多年的年画。

②旧时,中午放学匆匆吃一口饭,就踩着嘎吱嘎吱的雪,来到新华书店。不是为了买本书,而是为了看年画。书店的天棚上,钉了一排排细绳,绳上别着一幅幅年画,一字排开。每张年画上标着号码、价格。我矮小的身影,挤在仰脸看画的人群中间,拥挤不堪,脚下无根。画的价格是一角几分,还有两角的,最贵的要三角八分。

③年画有山水、草木、人物、古代故事、四大名著、民间传说……我喜欢松鹤延年,松针深绿,仙鹤洁白安详。我喜欢杨柳青的那个胖小子,大耳有轮,眉清目秀,怀里鲤鱼丰腴喜人。我也喜欢披绿袍、鬓须飘然,手握偃月刀的关公,千里走单骑。还有《红灯记》里李铁梅高举红灯,我依稀听到:“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我更喜欢财神宽大突出的额头,门神秦琼敬德的威严。

④就要过年了,无论日子怎样,每家都要买几张年画,给老墙涂点胭脂,给日子加点香气。其实,老屋的西墙都是满的,垛着被褥。地下的西墙是一溜木柜,木柜上是一排大镜子。一般年画都贴在东墙、北墙。买年画时,心里要思忖自家房子的高低,墙面的大致面积。买大了,有点喧宾夺主;买小了,又显得小家子气。选择什么样的年画,选热闹的,还是清雅的,随人心而定,但亮堂喜庆绝对是主题。

⑤过了腊月小年,扫一年的尘土。老屋的犄角旮旯都要彻底清扫,盆盆罐罐也要擦拭一新。用报纸糊墙糊棚,然后就是贴年画。一个人在远处指挥,往左往右,角低角高,年画要贴得周正大方,就像一家人的日子。年画贴毕,家人远视,不觉啧啧称赞。环顾一周,顿觉老屋焕然一新,明亮贴润,喜庆无比,心也开了几扇窗。

⑥一般情况,土炕的东墙粘贴《西厢记》《岳飞传》《红楼梦》等一些成幅的年画。人坐在炕上,眯起眼睛欣赏古老的故事,就像看见遥远的过去,家国的坎坷,日子的美好,懂得加倍珍惜。北墙上贴一张大幅的《松鹤延年》,淡雅古朴,意蕴悠长,两侧有苍劲的对联:云鹤千年寿,苍松万古青。阳光的脚步在老座钟的滴答声里慢慢挪移,或夜里烛光灼灼,映亮墙上的年画,人心里会漾起一份美好。

⑦到了年三十儿,早起要贴对联、福字。门扇上贴上“秦琼敬德”,小门贴“出入平安”,猪圈上是“肥猪满圈”,鸡窝上是“金鸡满架”,仓房的墙垛上是“五谷丰登”,水缸上贴“源远流长”。院子里扯上五彩的三角小旗,色彩缤纷,有风吹过,沙沙作响。还要立起灯笼杆,挂上红灯笼,风里摇曳。你站在老屋远眺,会看见:云朵是天空的年画,植物是大地的年画,我们是人世的年画

⑧不知何时,年画走远了,成了影影绰绰的背影,就像我们初来尘世的一些美好,再也找不到,只留怅然。后来住了楼房,大白落地,装修考究,去哈尔滨买了名人字画,还买了几幅植物的枯茎残花,贝壳海螺,装裱在精致的画框里。雇人挂在墙上,一挂就是五年十年,早已没了新意。年根近了,在越来越淡的年味里,想起那些年画,还有热闹远去的往昔,和心里永远不能遗忘的美好。

1.本文以年画为主线,记叙了流行在民间的传统习俗。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一个字,将文章内容串联起来。

_____年画——_____年画——贴年画——_____年画——_____年画

2.本文主体部分的行文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分析其好处。

3.你认为过年的标志是什么?请将它们填写在横线上。(至少填写四个标志)

4.仿照第⑦段划线句子进行仿写。

云朵是天空的年画,植物是大地的年画,我们是人世的年画。

________________的年画,_______________的年画,______________的年画。

5.快过年了,家里想挂一幅年画,请从下面三幅年画中任选一幅,为它取个名字,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