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将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句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 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

将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句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

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     ①     ;夏天的雨     ②     ;秋天的雨    ③     ;冬天的雨     ④    

A. ①清新而又娇媚  ②自然而又平静  ③端庄而又沉静  ④热烈而又粗犷

B. ①热烈而又粗犷  ②端庄而又沉静  ③自然而又平静  ④清新而又娇媚

C. ①清新而又娇媚  ②热烈而又粗犷  ③端庄而又沉静  ④自然而又平静

D. ①热烈而又粗犷  ②自然而又平静  ③清新而又娇媚  ④端庄而又沉静

 

C 【解析】 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此题不难,按照季节特点来理解即可。春天的雨一般是淅淅沥沥的,故是“清新而又娇媚”,排除BD两项,夏天的雨,说来就来,狂放而猛烈,故是“热烈而又粗犷”,排除A项。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B. 漫步于风光秀美的汉江河畔,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仔细调查,认真研究,不可掉以轻心。

D.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但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新阳      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      

⑵祖国的大地山川      ,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     

A. 推开  游荡  气象万千  莽莽榛榛    B. 穿透  游荡  美轮美奂  莽莽榛榛

C. 穿透  闲游  美轮美奂  美不胜收    D. 推开  闲游  气象万千  美不胜收

 

查看答案

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ǒng       lì          为一谈 hǔn         堂大笑 hōng

B. lǎng        niù         不经 dàn         不齐

C. dàn         péng        独树一 zhī         人听闻 gài

D. bì           xiàng       人忧天 qǐ          咄逼人 duó

 

查看答案

难忘那________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

恒久的滋味

蒋勋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

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 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我难以形容,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拒绝生命里这样苦味,我终于知道:我多么眷恋不舍,母亲还是要走!我也终于知道:我人生的滋味大部分从母亲处学来。

从小到大,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滋味都从母亲的菜饭里学来。我们很少上餐厅,母亲总是一边摘菜叶,一边娓娓说着故事,她用小火煎着一条赤鯮,鱼的酥香的气味久久停留在空气中,至今也似乎没有消逝。母亲的菜有糖醋,有盐渍,有抹了花椒的辛香,有酸辣,有辣苦,也有臭豆腐奇特使人迷恋的臭香。她教会了我去品尝各种味觉,品尝各种味觉混合的不可言喻的滋味。

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正中心哦!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

(1)文章第6段中加点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

(2)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

(3)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

(4)画线的问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5)年夜祭祖的白馒头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