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理解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文章起笔即从蜀国的不利因素谈起,这样写的目的是什...

理解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文章起笔即从蜀国的不利因素谈起,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有何用意?

(3)《出师表》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决心?

 

(1)告诫后主形势危急,应修明内政,为后文提出的三点建议做铺垫。 (2)勉励后主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主要表达了作者想要报答先帝的深厚恩德和效忠刘备父子的真挚情感以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或:成霸业,兴汉室)的决心。 【解析】 (1)文章起笔即从蜀国的不利因素谈起,从内容上看,告诫后主形势危急,应修明内政。从结构上看,为后文提出三点建议作铺垫。特别是引出下文的强调有利因素,为后主树立信心。这也是出师伐魏的条件之一。 (2)主要用意:说明是先帝器重的老臣,后主应遵循自己的意愿。为了取信刘禅,免得出现受人离间的问题,以达到最大的行动力。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以此来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未竟的统一大业。 (3)《出师表》中的诸葛亮,他身上透露的是一种至真、至诚、至忠的情感美。作者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 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 文章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 作者在文中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一致。 

(2)文中揭示西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

(4)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诚宜开张圣听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先帝不以臣卑鄙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___

(2)引喻失        义:____

(3)此皆良实      良实:____

(4)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___

(5)必能裨补漏       阙:____

(6)由是感激     感激:___

(7)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__

(8)夙夜忧叹     夙夜:____

(9)庶竭驽钝     驽钝:__

(10)攘除奸凶     攘除:___

(11)斟酌损益       损:____

益:___

(12)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_____

(13)以咨善道      诹: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