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乡车夫 褚福海 结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乡车夫

褚福海

结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

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静谧。他一边使劲地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

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选自《人民日报》)

1.文中开头写道:“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结合下文,说说这位三轮车夫使“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

2.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从文中看,这位叫李贺军的人力车夫有什么样的理想?

4.作者在结尾交代了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这一交代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5.本文和杨绛的《老王》一文的写作对象都是人力车夫,这两位人力车夫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试说说两人身上有哪些相同的性格特征。

 

1. 这位人力车夫不仅待客热情,服务细致周到,不计较车费,而且还具有不甘落后的上进心。 2. 这句话描写了人力车穿行时该慢则慢、该快则快的从容情形及顾客的感受,表现人力车夫拉车技术的高超和娴熟。 3. 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4. 有必要。因为作者在结尾交代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既有揭开悬念、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又显示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交代人物身份的普通来反衬人物形象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意。 5. 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人,重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有关人物的事件出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回答。一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拉车稳稳当当,守时,爱看书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赏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所示句子是描写人物的,点明运用的方法,说明其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以及与文中其它情节的关系即可。​“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人力车穿行时的从容;“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表达了顾客的感受,从侧面衬托了人力车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及概括能力。筛选、提取、整合信息是按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归纳,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由文中筛选“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理解词句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放到语境中,结合全文内容及语段的意思、位置、在文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尤其要注意把句中的关键点解释透彻。​作者在结尾交代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显示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真实性。人物身份的普通反衬了人物形象的伟大,表达出作者的敬意。所以这一交代有必要。 5.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人物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文中的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本文和杨绛《老王》一文的写作对象都是人力车夫。《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重感情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本文中的人力车夫老实厚道,待人热情,服务周到,心地善良,关心人,重感情,有上进心。找出他们的共同特征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取一葫芦置于地

(2)以杓酌油沥之

(3)康肃笑而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以我酌油知之。

3.本文是说理散文,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

(1)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和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一般来说,干针线活的都是女性,因为女性心灵手巧。因此,①只有“绣娘”的称谓而没有“绣男”。但在北山大道37号,就是一位老汉,他叫李忠康,迷上了刺绣后每天都爱不释手。昨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绣一幅名为“家和万事兴”的作品。因为年纪大了,又是男同志,一时间引得很多人围观。老李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现在越来越找到其中的乐趣,他们看就看吧,③我还希望男同志更多的拿起针线呢,④这兴许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得到提高哦

(1)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句式杂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 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 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D. 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

 

查看答案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烦燥  揩汗  煌恐  筹划  塌败

诘问  镶嵌  渴幕  门槛  肿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