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一般来说,干针线活的都是女性,因为女性心灵手巧。因此,①只有“绣娘”的称谓而没有“绣男”。②但在北山大道37号,就是一位老汉,他叫李忠康,迷上了刺绣后每天都爱不释手。昨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绣一幅名为“家和万事兴”的作品。因为年纪大了,又是男同志,一时间引得很多人围观。老李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现在越来越找到其中的乐趣,他们看就看吧,③我还希望男同志更多的拿起针线呢,④这兴许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得到提高哦。
(1)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句式杂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 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 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D. 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烦燥 揩汗 煌恐 筹划 塌败
诘问 镶嵌 渴幕 门槛 肿涨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骇(hái) 惧惮(dàn) 掳去(lǔ)
B. 伛身(yǔ) 凹凼(dàng) 颔之(hán)
C. 粗拙(zhuó) 愧怍(zuò) 自矜(jīn)
D. 疮疤(chuāng) 攥着(zuàn) 涎水(xián)
作文
(写作题目)
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幽香
王忠民
①一天下午,我带两位年轻编辑去北京木樨地一处老居民楼拜访文老。文老者,年近九旬的文洁若女士也,著名翻译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很多都是经由她翻译才呈现在我国读者面前的。她与丈夫萧乾晚年合译了巨著《尤利西斯》,可以说已是文坛盛事、译界壮举,至今无人能与之相媲美。
②这样的一位翻译家,原本以为她一定居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屋子,可是当她微驼着背,慢慢开门请我进去后,我暗暗吃惊当下居然还存在如此简陋的居室:一张简易的铁腿沙发,几把早已过时的带靠背的铁腿椅子,以及一张有裂缝的书桌和几个破旧的书柜,这就是文老全部的家具了。狭小的客厅给人感觉只是一个杂乱的储物间,只不过到处堆放的全是书籍而已。
③这是两年前我拜访文老时的情景。再踏进她的家门,感觉书更多了,屋子更挤更乱了。一下来了几个人,连互相错错身都有些困难。老人从里屋缓缓地拿出来一把仍然是铁腿的椅子,交给我们,让我们坐,可是那把椅子在我们几个人的手中传了一遍,始终没能挤出让它落脚的地方。
④家虽乱,但是文老记忆清晰,说话清楚,思维一点也不显凌乱。她一边说“我要给你们每人送一本书”,一边就去里屋拿书。我们都自觉地给她让出一条通向里屋的“小径”。她仍然是缓缓地进去,不一会儿,怀抱一摞书又缓缓地出来。一时间,我们都缄默了,只是静静地盯着这个慢慢腾腾却又是稳稳当当移动的身躯。我忽然觉得,她仿佛不是从逼仄得连身都挪不开的客厅穿过,而是行进在异常宽阔的人生大道上,而且走得气定神闲,无所畏惧。
⑤看她坐定在书桌旁,从一摞萧乾先生所著的《此情堪忆》中,有条不紊地抽一本写一本。每一本上都极工整地写上姓名、年月日,再并排钤好她和丈夫萧乾俩人的印,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她写被赠人姓名时,不管你的另一半在不在现场,都必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大名,郑重如一项仪式。她沉静地与人书,握笔的手一点儿也没有颤抖的样子。她凝视专注,一丝不苟,那份认真,由不得你不感动。她脸上的那种“纯天然”的表情,没法不在你的心底留下长久的印记。轮到给我题写时,老人误把在场的李建华先生的夫人闫晶当成了我的夫人,工工整整地题了“王忠民闫晶伉俪惠存”两行字。身边的年轻编辑小周轻声提醒我:“文老好像写错名字了耶!”我冲她使个眼色,让她不要声张,以免坏了老人兴致。没想到老人很快发现错误,赶紧拿起胶带纸,贴在“闫晶”两字上费事地去粘,又翻找出涂改液,在粘过的地方轻轻地涂抹,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上我爱人的名字。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不能不让人肃穆;这样的一个细节,于心灵的荒原上不啻是一声春雷!我想,如果小说家要描写这样一个细节,那得花多少时间去苦思冥想?如果表演者要表演这样一个细节,又要花多长时间去搜寻生活?可是于文老而言,只是她不经意、习惯性的一个动作,仅仅是她一以贯之的处世态度而已,犹如长河中随时溅起的一朵浪花、表盘上不间断的一声嘀嗒一般寻常!
⑥和文老谈话,纯粹坦荡,舒畅自然,丝毫感觉不到居高临下的冰冷或虚于应付的敷衍;面对着文老,你会觉得诸多复杂的东西都被滤去了,层叠伪饰的东西都被剥净了,剩下的,只是她的简单——皇皇巨著下的素颜,深邃思想中的本真,如有幽香氤氲在我们心中。
⑦走出这间简陋的居室,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诚如是!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1.结合第②段,简要概括文老的居所“陋”在何处。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段作者详写了什么内容?
4.联系全文,谈谈题目“陋室幽香”的妙处。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综观全文,说说作者眼中的文老有哪些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