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大事者必拘小节 ①想成大事,而不想拘小节,那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大事者必拘小节

①想成大事,而不想拘小节,那是懒人的借口和托词,是失败者不愿启齿的根本原因。拘小节者不一定能成大事,但成大事者必拘小节。小事都做不了,还能做什么大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

②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老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屋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遂改之,后有所成。

③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凡事无大小,如果小事做不好,很有可能耽误了大事。一些根本就不起眼的小节,很有可能就是你成就大事的绊脚石。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小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小节的魅力。

④韩非子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古语云:“祸患常积于忽微。”小节如果把握不好就会身受其害,很多悲剧通常都发生在小节上。君不见,一个滑落在飞机跑道上的小铁片引发了空难,一个小小的零件不合格造成航天飞机爆炸,一份电文翻译错误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客易被忽视的小节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⑤刘备在给阿斗的遗言中说:“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成大事者要有原则,违反原则的即使是小节也要拘。有人把“不拘小节”当成自身开脱的“万金油”,只要做了有损他人利益的事,就把错误归咎于“不拘小节”。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一些公共场所有人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购物插队等等,这种不拘小节的行为,已经影响和破坏了他人的生活环境,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小节”还是多“拘”一点的好。

⑥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拘小节者才能成大事。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有一句名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他就是凭着这种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执着,从细化管理入手,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大企业。我们都知道瑞士手表靠精工细作而享誉天下,德国人严谨细致的作风更是广为流传。德国企业正是凭着审慎严谨、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成就了戴姆勒、西门子、大众等世界级企业巨头,同时也打造了“德国制造”这个几乎成为产品品质保证代名词的品牌。

⑦小节并非小事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万分之一真的不算大,但如果忽略了它,带来的可能是上万甚至上亿的损失。没有人拒绝完美,当你完成一件事情的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时候,为什么不去锦上添花完成那最后的万分之一呢?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4.请根据你对第⑥段的理解,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你的同学小雨过于心高气傲,不拘小节,比如他本能写一手好字,但他的作业总是潦草,请结合本文内容劝导他。

 

1. 成大事者必拘小节。 2. 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具体论述了容易被忽视的小节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的道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 先以刘备遗言引出“违反原则的即使是小节也要拘”的论点,再从反面举例论证不拘小节的实质和危害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小节”还是多“拘”一点的好。 4. 示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人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忽略。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5. 示例:小雨同学,我们都知道你的字写得非常工整漂亮,但是为什么不能在写作业时,也注意下细节,发挥你的优势呢?要知道,生活中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也是你成功的基石。 【解析】 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成大事者必拘小节。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韩非子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古语云:‘祸患常积于忽微。’”此句列举了古代的名言,这是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然后列举了“滑落在飞机跑道上的小铁片”“小小的零件不合格”“电文翻译错误”产生的严重后果,这是举例论证。运用这两种论证方法,论述了容易被忽视的小节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的道理。 3.本题考查了对语段论证思路的把握,解答此类题,需要阅读语段,分清层次,归纳意思,并用标志性词语组织语言。首先用刘备给阿斗的遗言引出“违反原则的即使是小节也要拘”的观点,再列举有的人不拘小节的行为,从反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 ‘小节’还是多 ‘拘’一点的好”。 4.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议论文论据的能力。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然后从积累中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分析第六段的内容可知,应围绕本段的观点“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拘小节者才能成大事”来列举事例。注意要紧扣“细节决定成败”概述事例。 5.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切忌生硬命令或讽刺谩骂。围绕“细节也是你成功的基石。写作业时注重细节,时刻注意把字写工整”来回答即可。注意要有称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雾凇沆砀,__________,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2)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5)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7)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咸阳城东楼》

(8)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无题》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    ;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    。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A.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B.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C.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D.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查看答案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购买,班主任老师担心学生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对学生们说:

A. “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

B. “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

C. “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吃,你们记不住吗?”

D. “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乡试,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B. 律诗共有8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神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场比赛的顺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B. 我们的文化传统,需要更多人去呵护、去发现,才能不断焕发生机。

C.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D. 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平凉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