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1.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2.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3.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

材料:5月14日,航船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见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1.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 2.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 3.举例论证,生动具体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有英雄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要点: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经年累月的执着和坚守;工作中恪尽职守,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的英雄”;默默奉献,为了国家、人民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的具体表现,可提取第1段的“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第2段的“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等句分析整理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理解分析。如可分析问题下文的“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3.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文章第④段“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是英雄这一论点。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结合文章和材料内容,说出对“英雄”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3) 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6)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创造性运用延宕,使这两句成了千古名句,同化了不同读者的心理内涵,甚至成为独立的谚语、格言,该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1.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         

2.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3.《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所述人物均为本册课文的作者,他们分别是谁,填在对联后的横线上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______________

(2)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诗中圣哲,笔底波澜。      ______________

(3)翁去九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________________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 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略牙。

D. 然后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 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面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 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