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3.“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而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朝晖夕阴 (______) ②躬耕于南阳 (______)
③顾侍臣曰 (______) ④或因而抄录 (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
3.下面是根据《岳阳楼记》拟出的上联,请你联系选文拟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范仲淹心怀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从欧阳修的为学、为人、为官角度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为学:________________ 为人:_________________ 为官: 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首句借用班超投笔从戎“以求封侯”的典故,意在表现什么?
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某中学九年级决定召开一次年级家长会,但邀请信刚发到学生手里,老师就犯难了。
学生甲:“老师,我妈打工去了,不在家。”
学生乙:“老师,我家里只有奶奶,爸妈都打工去了。”
学生丙:“老师,我这一年都是在邻居家住的。”
第二天,按时到校开家长会的人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某记者对90个外出务工人员的随机调查结果:90人中,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为9人,占被调查者的10%;外出半年至一年的为25人,占27.8%;外出1年以上的为56人,占62.2%。
(材料三)某新闻记者报道: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是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的生活现状。忙了这头,忙那头,孩子似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呼吁家长们深思:我们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1)以上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小明是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两年多的初中生活一直由妈妈照顾。近日,常年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打来电话,说给妈妈找了一份工作,让妈妈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孙阿姨照顾,每月按时寄钱给孙阿姨就行了。
王小明爸爸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假如请你作为班级代表打电话劝阻,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以上三则材料后,你最想对那些整日忙于工作的父母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2015世界华语诗歌大会近日在我市隆重举行,①大会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近一百余位诗人参加。②通过开幕式上的诗歌音乐舞蹈史诗“诗韵中华”的演出,让大家充分领略了经典诗歌优美的语言意境。③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诗社代表作了交流发言,通过并讨论了世界华语诗歌联盟成立宣言。④会议期间,共开办了“大地珍珠”——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展暨作品集首发式、诗人原创诗歌作品朗诵会、21世纪世界华语诗歌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全球诗人交流会等活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删去___________。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___与___互换位置。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___改为_____。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 “老莱娱亲”的故事招致作者反感,因为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B. 隐鼠的结局是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
C. 鲁迅对范爱农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作者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长妈妈给他的。
(2)《琐记》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