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牧徐徐 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

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牧徐徐

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

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

“是管用,但天一冷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

“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的……

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

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

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文章朴素的语言里情感丰富。请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1)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2)“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

3.假如把原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4.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精炼的语段,才能把文章表达得更全面。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30个字)

 

1. “我”出差路过老家,在没有通知家人的前提下回家,看 到因腿上的关节痛而又舍不得贴膏药的母亲,正在用燃烧的艾叶熏腿,百感交集。 2. (1)表明了母亲见到“我”时既惊喜万分,又生怕被“我”责备的矛盾心理。 (2)表明“我”对母亲为了省钱而不顾身体的痛惜与埋怨之情。 3. 不好;原题“坐在艾烟里的母亲”不仅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而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而“说谎的母亲”虽然也切合题意,但 呆板直露,缺少韵味,所以还是原题好。 4. 示例:她便是我的乡下母亲,值得我一生含泪去仰望的母亲。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提炼概括。解答此题要注意文段的内容,要注意文段的事件描述,然后根据“人物+事件”的方式概括。文章围绕着“我”和妈妈展开,我发现母亲不肯贴膏药,用用燃烧的艾叶熏腿,“我”的伤心指责,母亲的低声辩解。据此可以概括:“我”因为出发路过老家,竟然发现母亲因为不舍得钱贴膏药,正在用燃烧的艾叶熏腿,百感交集。 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要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来解答。①“慌张”的意思指“不沉着而动作忙乱”。根据上下文可知,“我”是突然到家,母亲很是高兴。但此时的母亲没有用“我”买回的膏药,却自己在用叶熏腿,生怕被“我”责备的矛盾心理。②“气愤”指生气、愤怒。因为发现母亲不舍得用膏药治疗腿痛,却自己用燃烧的艾叶熏腿。此时的“气愤”表达出痛惜与埋怨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段题目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分析原题目和修改题目的各自特点,“坐在艾烟里的妈妈”这一题目写出了“母亲在用艾叶熏腿”这一主要事件,并奠定了本文感情基调。而“我的母亲”虽然也切合题意,但呆板直露,缺少韵味。故原来的题目好。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依据文章内容和自我的阅读感受回答。回答时要立足上下文,衔接自然得体,表达通顺流畅。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的尾段对“勤俭节约”的深情的赞美。故此续写的语段要更进一步对母亲讴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伊犁河谷的鹰

蒋绍辉

①北疆伊犁之美,源于雪山、草原,源于山谷、河流、冷杉。在伊犁河谷,你可以寻访到作家笔下描述的美景盛况,领略戈壁的荒凉之美,体会绿洲细腻的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能看见飞翔的鹰。它们的翅膀划过长空,穿梭于白云之间,好不潇洒。

②鹰,翱翔于伊犁河谷的万里晴空中,展翅盘旋着,时而滑翔到远处的制高点上,时而又疾驰俯冲,找一处落脚点歇翅瞭望。这种食物链顶端的大鸟,拥有锐利、不羁和充满尊严的眼神,坚硬而向下弯曲的喙以及强有力的腿爪和宽大的翅膀。

③生活在伊犁草原上的哈萨克人,相信鹰是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的神鸟,这样的王者风范和宏伟气势,无论捕食或者飞行,永远是蓝天里终极的猎手。

④在江苏内地很少能见到鹰这类猛禽。我儿时在苏北平原上也曾见到过鹰,但鹰的家在哪里?巢穴是什么样子?孩童时很难想象。现在,当亲眼看见了鹰的飒爽身姿,我才知晓,鹰的家是在伊犁河谷这样的巍峨雪峰、瑰丽冰川、无垠草原和苍茫林海间。

⑤鹰已成为伊犁草原不可或缺的朋友。近年来,草原相继发生过大面积鼠害灾情,最为严重的有特克斯、尼勒克、昭苏和新源县。这些地方灾害面积一度达到500多万亩,草原的植被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

⑥鹰是鼠的天敌,但鹰喜欢栖于视野开阔的高处捕食猎物。因此在相对平坦的草场,鹰不停留,就很难灭鼠。根据鹰的习性,通过架设招鹰架、鹰墩等生物手段,请鹰参与控治鼠患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每隔五六百米,架设四五米高、类似十字架一样的“招鹰架”来控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试验的控制区内出现了鹰类增多、鼠类减少的情况。

⑦伊犁河谷是一个古老的牧场,猎鹰和驯鹰人曾是伊犁草原上最独特的风景。伊犁河谷的许多哈萨克牧民至今还保留着驯鹰的传统。驯化的鹰放出去,可以自如地呼唤回来。这种鹰既有攻击力,又具有听人使唤的驯顺,被哈萨克族人视若珍宝。

⑧驯鹰是一件极其讲究的活儿,过程近乎残忍。捕到的鹰,先要把它的眼睛包起来,避免外界刺激。同时,还要将鹰身适度裹住,防止羽翅损伤,再用皮绊把鹰脚拴住,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粗绳子或木棍上。驯鹰人来回扯动这根吊着的绳子,使得鹰无法站稳和睡觉。连续数个昼夜,鹰会被弄得无比疲惫,疲乏之极而摔倒在地。此时,要往鹰头上浇凉水,使它苏醒,然后给它饮点水,但不喂食物,直到桀骜的性格被人驯化为止。

⑨随着西部大开发,一些过去的“无人区”已不复存在,猎鹰很少有猎物可捕。在当地,传统的哈萨克人家里见到的猎鹰,反而成为招徕游客照相的“模特”。一些哈萨克年轻人也不愿继承老一辈驯鹰的技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逐步加强,他们更愿意让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然而,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工程、油气和矿产开发、城市快速扩张以及旅游景区的建设,都使得鹰的生存环境不断缩小。

⑩伊犁河谷的鹰还能在天空中翱翔多久呢?

(选自《中国环境报》)

1.依据文章的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鹰的家在巍峨雪峰、瑰丽冰川、无垠草原和苍茫林海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它们的翅膀过长空,穿梭于白云之间,好不潇洒。

(2)捕到的鹰,先要把它的眼睛包起来,避免外界刺激。同时,还要将鹰身适度裹住,防止羽翅损伤,再用皮绊把鹰脚拴住,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粗绳子或木棍上。驯鹰人来回扯动这根吊着的绳子,使得鹰无法站稳和睡觉。

3.第⑩段有什么作用?请你简要分析。

4.文章既写了天然野生的鹰,又写了人工饲养的鹰。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鹰各有什么特征,你更欣赏哪种鹰?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你的好朋友小乐最近成绩下降较快,你偶然间发现原来他现在每次做作业都是直接用作业软件搜答案,从来不思考。作为他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呢?

(3)陈杰同学对智能机器人比较感兴趣,下面是他收集的关于智能机器人工作原理的一些资料,语段中有一些小问题,请你帮他修改。

[A]5盘人机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这个时髦词汇飞入寻常百姓家。[B]智能机器人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具有像人那样的推理、感受、识别和判断能力。[C]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也就是它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并对自己做出相应的变化。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

①[B]处画线句中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处画线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A]处画线句中标点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请写出《二十四孝图》中两个孝道故事: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是让多少人渴的青葱岁月啊,它是一段值得骄傲的时光,是一段学会坚强的记忆,更是一顿成长的饕餮盛宴。踏着青春的气息,我们告别了年少的懵懂,踩着那斑驳的快乐,我们在奋斗的路上前行。青春是湛蓝的,像天空一样拥有活力与宽容;青春是火红的,像火焰一般燃烧希望与热情;________,________。带着对未来最美好的希冀、没有张皇失措、没有疏lǎn,只有对责任最庄重的誓言。不管是失败和悲伤,还是成功和快乐,青春就是一次次不断的努力与超越。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渴mù(  )  张皇失(  )  疏lǎn(  )

(2)结合语境,说一说文中加点词语“希冀”的意思:

(3)根据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 句)

①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⑥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⑧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