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

阅读《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哥哥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

(1)李逵所说的哥哥指谁?

(2)李逵为什么会“药发身死”,请你概述相关内容(60字以内)。

 

①宋江 ②宋江知道奸臣将毒药放入御酒,但为了表现忠心也喝下了毒酒,又担心李逵知道后谋反,便叫来李逵,让其也喝下药酒。 【解析】 考查对名著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理解。(1)李逵生前追随宋江,称呼宋江为哥哥,临死之时交代要和宋江哥哥葬在一起。 (2)宋江如愿以偿地接受招安后,立即充当了剿灭其他各路农民军的“刽子手”,仅一个先锋的临时职务就让他不遗余力地剿灭了田虎、王庆、方腊等农民军。正当他心满意足地接受朝庭封赏,以为可以光宗耀祖时,“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但他致死而不悔,为了防止李逵为他报仇,影响他忠君的光辉形象,他残忍地哄骗粗直的李逵喝下毒酒,为朝庭消除了最后的隐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5月4日,①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该剧由淮安高校学生联袂演出,目的在于“向五四献礼,学恩来精神”。该剧讲述了周恩来心怀理想、东渡日本、刻苦求学的经历,塑造了心系家国的青年周恩来形象,②启迪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修改①:

修改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融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具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花香鸟语,草长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耕:______         莺:______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每个人又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还扮演着很多角色:子女、同学、朋友……

请以“我,不只属于我”为题写一篇除诗歌外的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总成一梦

(台湾)蒋勋

(1)1990年,绕道香港转机,我第一次飞到了西湖。那天是除夕下午,天空密布着低低的云层,同行的H说:大概要下雪。

(2)我忽然想起张岱在《陶庵梦忆》里有《湖心亭看雪》一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我会看到三百年前张岱看到过的那一天的“白”吗?

(4)下了飞机,直接到西湖。投宿的酒店在孤山旁,地势较高。房间在西楼的七楼,是顶楼了。进了房间,打开窗户,一片轻雾细雪,迷离涌动流荡。

(5)湖水很远,时隐时现。远远一痕起伏蜿蜒的山峰,若有若无,错错落落,随云岚流转变灭。

(6)视觉一片空白,重重叠叠的白,重重叠叠的空,像宋瓷釉料开片的冰裂,不同层次的白,可以如此丰富

(7)“这是台北故宫夏珪的那一卷《溪山清远图》啊!”我心里慨叹着。是纸上大片空白里一缕淡如烟丝的墨痕,淡到不可见,淡到不是视觉,淡到像是不确定是否存在过的回忆。

(8)没想到,南宋人画卷里的心事,在这里看到了“真迹”。

(9)为什么是那一年除夕傍晚到了西湖?

(10)为什么是在读了许多西湖的文学、看了许多西湖的画之后,才来到了西湖?

(11)张岱写《西湖梦寻》的时候,明朝结束了,张岱披发入山,他已经失去了西湖。

(12)《陶庵梦忆》里他举一例:有一仆役为主人担酒,一失足,摔碎了酒瓮,不知道怎么办,就咬自己手臂一口,心里想:这是梦吧?

(13)“……繁华靡丽,过眼皆空,总成一梦。”张岱的句子我是在青年时读的,过了20年,到了西湖,好像也要咬自己手臂一口,用肉体上的痛,告诉自己,这是真的。

(14)约好五点出发游湖,走出饭店,到了湖边,一艘船也没有。想起这是除夕,船家也多回家过年了吧?

(15)湖上一片空蒙,天空微微细雪,风里有腊梅清新沁鼻的香气。

(16)张开眼睛,看到雾、雪、水、天,弥漫的一片空白。闭起眼睛,空气里袭来梅花时断时续的香、皮肤上乍暖还寒的温度,听觉里不知何人荡桨,微微水波声,渐行渐近。

(17)一个妇人的声音,在蒙蒙寒风细雪间询问: “叫船吗?”

(18)那舟上妇人的声音如此熟悉,似乎不是第一次听到。

(19)那是曾几何时渡过我的一条船吗?我咬一咬手臂。

(20)“不回去过年吗?”上船坐定,妇人撑篙,一篙到底,船身慢慢离岸驶去。

(21)“带完你们,就回家吃年夜饭。”妇人声音柔软,在风中如轻轻盈盈细雪纷飞消散。

(22)湖上没有船,空空荡荡的西湖,空空荡荡分不清界线的云、雾、水、雪,像面对一张还没有着墨的纸,一张空白的纸,素净空白,像最初的洪荒。天地还没有分开,一片混沌,然而宇宙要从那空白里诞生了。

(23)我好像听到一声凄怆撕裂的婴啼,从洪荒之初的寂静中爆炸,像是大喜悦,又像是大悲伤。像是繁华,又像是幻灭。

(24)空白里的大爆炸,将出现什么样的风景?

(25)细雪散了,云散了,雾散了,会有山峦起伏,会有流水潺湲,会有桃红柳绿,会有鸟啼花放。

(26)如果初春三月来,晴日暖阳,会在西湖看到什么?

1.仔细阅读文章,你会发现全文有两条线索,请梳理并概括出来。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视觉一片空白,重重叠叠的白,重重叠叠的空,像宋瓷釉料开片的冰裂,不同层次的白,可以如此丰富。

3.文章第13段写“到了西湖,好像也要咬自己手臂一口”,作者为什么要写“要咬自己手臂一口”,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4.在中华民族的诗篇中,乡愁内涵丰富,常写常新,感人至深。结合本文内容与链接材料谈谈,你认为触发作者乡愁的是什么?

蒋勋为西安人,早年随父母客居孤岛,是深受中国古典主义诗学影响而成长起来的台湾当代诗人。大学四年蒋勋曾停止写诗,直至到法国研究西洋美术史时,才又因为无法排遣的乡愁而动笔写诗。也因独自旅游的关系,怀乡的情绪彷佛经过酝酿而开始发酵起来,在内心翻涌澎湃……整整写完一本,好像把重重的乡愁呕吐尽了,原本抑郁的心,才舒畅起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自信是当代青年的“自拍神器”

袁 媛

①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人的发展就倾向于寻求认同感等更高层级需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们热衷于通过自拍等方式获得外界认同。然而各种美颜照、秀奢侈品、晒旅游等自拍主题,往往不能获得真心“点赞”,自秀有时反而成为自黑。究其原因,不论是盲目追求奢侈品还是过度追捧境外游,都是借外物为自己贴标签的行为,并不能展现青年人自身的价值。

②自媒体时代,自信是青年人最佳的自我表达方式。亲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奇迹”,面对纷繁多元的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打开自信之门的钥匙,就在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才是青年的“自拍神器”,是唤起大多数人认同的“决胜道具”。

③今天,当社会厌倦了朋友圈里的物质化符号,中华文化再一次展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吟咏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苏州评弹新编《雷雨》进校园场场爆满,让组织活动的老师惊异于高校学子近乎狂热的返场呼喊;“国学热”持续升温,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服装、传承民族礼仪等活动蓬勃兴起……想象一下,在自媒体中展示出文化自信,将是多么“吸睛”——无论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还是践行“仁义礼智信”传统道德的行为,都会让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

④中华文化的优秀来自于正确的义利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哲学思辨历经数千年仍符合当今世界潮流;中华文化的魅力来自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论传播到地球的哪个角落,带去的是美食与和平,而不是战乱与掠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岁月的洗礼,历经数百代人的发展已成为我们的民族符号,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本能和潜意识。在经济低迷、冲突频发的当今世界,中国领导人用源于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优秀基因,提出了有别于西方利益至上的中国方案,给当今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正向引导力量:“一带一路”规划,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呼而百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气魄和决心;西方殖民百年而不得的非洲大陆,热切欢迎真心实意带动发展的中国投资……当代中国青年,只要打开眼界去看看真实的世界,就能从本质上去理解中国方案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并前瞻性地去思考中国文化未来的话语权——还有什么理由被物质标签蒙蔽双眼,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敞开胸怀拥抱中国文化?

⑤“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技术革新让地球越来越小,行走在世界的中央,用文化自信充实心灵,今天的中国青年自然会领悟到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青年大有可为,内心强大带来的自信会让人生大放异彩。“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中:“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摘自《新华日报》(2017-05-04)

1.文章以“文化自信是当代青年的‘自拍神器’”为题,有什么妙处?

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研读第④段,简要概括中华文化让人们产生由衷敬意的原因。

4.文章最后引用毛泽东诗句以及习近平对青年的寄语各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