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自信是当代青年的“自拍神器” 袁 媛 ①在满足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自信是当代青年的“自拍神器”

袁 媛

①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人的发展就倾向于寻求认同感等更高层级需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们热衷于通过自拍等方式获得外界认同。然而各种美颜照、秀奢侈品、晒旅游等自拍主题,往往不能获得真心“点赞”,自秀有时反而成为自黑。究其原因,不论是盲目追求奢侈品还是过度追捧境外游,都是借外物为自己贴标签的行为,并不能展现青年人自身的价值。

②自媒体时代,自信是青年人最佳的自我表达方式。亲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奇迹”,面对纷繁多元的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打开自信之门的钥匙,就在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才是青年的“自拍神器”,是唤起大多数人认同的“决胜道具”。

③今天,当社会厌倦了朋友圈里的物质化符号,中华文化再一次展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吟咏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苏州评弹新编《雷雨》进校园场场爆满,让组织活动的老师惊异于高校学子近乎狂热的返场呼喊;“国学热”持续升温,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服装、传承民族礼仪等活动蓬勃兴起……想象一下,在自媒体中展示出文化自信,将是多么“吸睛”——无论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还是践行“仁义礼智信”传统道德的行为,都会让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

④中华文化的优秀来自于正确的义利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哲学思辨历经数千年仍符合当今世界潮流;中华文化的魅力来自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论传播到地球的哪个角落,带去的是美食与和平,而不是战乱与掠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岁月的洗礼,历经数百代人的发展已成为我们的民族符号,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本能和潜意识。在经济低迷、冲突频发的当今世界,中国领导人用源于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优秀基因,提出了有别于西方利益至上的中国方案,给当今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正向引导力量:“一带一路”规划,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呼而百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气魄和决心;西方殖民百年而不得的非洲大陆,热切欢迎真心实意带动发展的中国投资……当代中国青年,只要打开眼界去看看真实的世界,就能从本质上去理解中国方案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并前瞻性地去思考中国文化未来的话语权——还有什么理由被物质标签蒙蔽双眼,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敞开胸怀拥抱中国文化?

⑤“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技术革新让地球越来越小,行走在世界的中央,用文化自信充实心灵,今天的中国青年自然会领悟到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青年大有可为,内心强大带来的自信会让人生大放异彩。“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中:“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摘自《新华日报》(2017-05-04)

1.文章以“文化自信是当代青年的‘自拍神器’”为题,有什么妙处?

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研读第④段,简要概括中华文化让人们产生由衷敬意的原因。

4.文章最后引用毛泽东诗句以及习近平对青年的寄语各有什么作用?

 

1. 运用比喻,将“文化自信”比作“自拍神器”,生动形象;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用语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摆事实(举例论证),列举了《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苏州评弹场场爆满等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化再一次展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3. 正确的义利观;对真善美的追求;岁月的洗礼或成为民族符号以及每个中华儿女的本能和潜意识。 4. 引用毛泽东诗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青年的担当意识。 引用习近平寄语是勉励和告诫青年要有文化自信,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为个人、民族、国家而奋斗的决心。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议论文标题的作用。议论文标题的作用主要有:指明论题;指出论点;运用各种修辞或生动形象或造成悬念或激发阅读兴趣或增强文学色彩。标题将“文化自信”比作“自拍神器”,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第三段列举了《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苏州评弹场场爆满等事例,证明了中华文化再一次展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第三段列举了《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苏州评弹场场爆满等事例,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地论证了“中华文化再一次展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4.此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结合引用的诗句的意思和相关段落来思考即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意思是“用我的观点、立场、方法看待或处理事物,所以万物都带有我的主观思想”,引用此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青年的担当意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意思是“怅望辽阔无际的宇宙,向旷远迷茫的大地发问:是谁在主宰着世间万物的盛衰沉浮?”,引用此句勉励和告诫青年要有文化自信,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①,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②,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 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③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④,观者莫不震骇。 

(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 

(注)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临溪而 ________

(2)筹交错 ________

(3)者为输 ________

(4)明皇御楼设此戏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随絙而踣,久不能兴。

3.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任选一篇写出下句,与上句组成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丽雄奇  下句: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乙文中拔河游戏的规则有哪些。

5.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拔河”游戏,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 _____游戏,从中隐约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_____  的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夜寄邱员外①

[唐]韦应物

怀君属②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③应未眠。

(注释)①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②属(zhǔ):正值。③幽人:悠闲的人,指邱员外。

1.诗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山空松子落”这一句在写法上,与王维《山居秋暝》(读本)中“ 明月松间照,________”两句相同,都运用了_______的表现手法。试结合选诗,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广告多棱镜”专题研究活动,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学海拾趣)下面材料中小贩的广告宣传有何特色?说出其中一点并分析其妙处。

“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冬,冬,冬,——叭,叭,叭。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践探究)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量的交通宣传语涌现,比如“没有红灯停,哪有绿灯行”、“退一步海阔天空,抢半秒飞来横祸”等等,请你再为交通安全拟写一条充满关爱的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语交际)元旦假期,陈瑶和爷爷一起逛街,在“妯娌老鸭粉丝馆”门口看到一则广告语:“第一次不来是您的错,第二次不来是我的过。”看了后爷爷不解其义,假如你是陈瑶,如何向爷爷介绍这则广告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甲)(1)下图是电影《格列佛游记》中的剧照,其所展示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

(2)格列佛从慧骃国回国后不让妻子子女靠近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在烈日和暴雨下》片断,完成下题。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1)《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长篇小说____,作者____ ,原名___ ,字____

(2)“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一句中的“硬”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坐车的”什么性格特点?试想像“坐车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描写出来。

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祥子的痛苦来自: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著中本章结尾写道:“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结合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能让游客“宾至如归”,大丰区内旅游景区纷纷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劝导不文明行为,给文明旅游带来新的空气,营造出了一片和谐。

B. 据预测,2018年成品油需求量约为 3.46 亿吨,比 2017年增长约 4%左右。

C. 2017年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 央视《朗读者》收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