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默写和填空。
①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诗经·秦风·蒹葭》)
②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惠崇 春江晚景》其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浣溪沙》)
④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就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莲”那样——“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
⑧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好鸟相鸣,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请以“雪中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阅读《医生眼里的“穷人”》,完成后面小题
医生眼里的“穷人”
傅志远
⑴一个从高楼施工脚手架上摔下来的工人,被送到急诊室时出现重度休克。手术后,病人被转到重症监护病房观察,又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病人终于脱离险境,被转到普通病房。
⑵经过几周的疗养与复健,病人已经可以出院。他们预定出院的前一天下午,病人的妻子请病房财务先试算一下住院的费用。知道了应付金额,家属把我拉到一边,说:“医生,您之前提到的自费药,是不是真的要收那么多钱?这笔费用太大,家里只剩我一个人工作,根本付不起。能不能请您高抬贵手,帮我们打个折,或是让医保报销这一笔款项?”
⑶“如果经济上有困难,我只能帮你联系社工来协助。”事实上,钱的事情我真的插不了手。随后,社工人员与他们谈了很久,最后协商的结果是让他们分期付款,逐月还这笔费用。
⑷我本来以为这是最好的方案,岂料当晚,他们不辞而别,只留下空荡荡的病房,还有一些穿过的换洗衣服。夫妻俩就如同从人间蒸发了一样,甚至连门诊都没有回来看。我最后一次看到病人的名字,是在几周后,医院收到一份卫生局下发的公文,上面指称有病人投诉我们“滥收自费项目费用”。
⑸时隔多年,我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每当发生类似的事,我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生命无价?”总有一些家属在手术前给医生塞红包,这或许代表他们认为这条命值多少钱。只可惜,人可能被收买,死神却没那么容易被收买。生命无价,只要能救一条命,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值得。然而,在这个社会的角落里有另一群人,他们把金钱摆在健康之前,因为经济的重担让他们别无选择。
⑹又一次门诊时间,一位老先生由他打扮入时、珠光宝气的女儿陪同前来看诊。老先生前两天走路时不慎跌倒,浑身都是瘀青与擦伤。我撕下病人身上的纱布,一边检查伤口,一边教他们换药的方式。
⑺“纱布和生理盐水可以给我们一些吗?”病人的女儿指着换药工作车上的纱布说,“如果可以的话,美容胶带我也要一点。”
⑻“这可能有困难,药品我可以帮你开,但这些换药的医用材料必须自己准备。药店都有卖,价钱并不贵。”
⑼“价钱不贵也算钱,你们医院真小气。”她抱怨了一句。我也不想多做解释,就当没听到。由于伤口的分泌物与血渍残留,上一次覆盖的纱布已经粘在伤口上,当我把纱布撕下来时,老先生疼得连连皱眉。“医生,拜托你轻一点,我爸爸很疼。”病人的女儿不忍,赶紧在旁边提醒我。
⑽“药膏干掉之后纱布就会被粘住,必须忍耐一下。你们也可以选择人工皮,它是油性敷料,撕下来的时候不会那么疼。”人工皮虽然医保不能报销,但一般人知道有不那么疼的换药方式,很少会拒绝。
⑾“好啊!那就贴人工皮好了!”她说。我一边指示跟诊的护理人员帮老先生准备人工皮,一边跟病人女儿说明使用方式:“刚受伤的头几天,伤口的分泌物会比较多,必须比较频繁地更换人工皮。像你父亲这么多处伤口,一次换药大约需要五六片。人工皮需要自费购买,如果用完了,直接去药店就能买到。”
⑿“人工皮要自费啊?”老先生一句话也没说,他女儿却大惊小怪,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⒀“那人工皮一片多少钱?我爸爸大概要换几次?总共需要多少片?”她一连串问了很多问题,都是绕着钱打转。“一片几十块钱而已。像他这样的伤口,总共可能需要一二十片,顶多几百块钱。”我稍微估算了一下。从病人女儿手腕上戴的名表到手里提的名牌包来看,我相信几百块钱对他们而言不是问题。
⒁“你一开始不是说擦药膏就会好吗?药膏费用医保应该可以报销吧?我是不是只要买一些纱布就可以了?”她的问话让我有些意外,但确实只擦药膏也会好,所以我有些无奈地点点头。他们换完药后离开,但没多久又折返。“医生,请问一下,凭看诊的收据,去医院楼下附设的药店买药能不能打折?”当她知道没有额外折扣后,又是一阵抱怨,我只好请她离开。
⒂虽然类似案例总让我有些迷惘,但我还是会不改初衷地为病人看病,坚持“生命无价”的原则。
(节选自《读者》2018第2期)
1.文中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从刻画人物角度,赏析第⑹节划线句子。
一位老先生由他打扮入时、珠光宝气的女儿陪同前来看诊。
3.从文中可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医生?
4.文章标题中“穷人”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⑴随着北方冷空气持续南下,一批批丹顶鹤从黑龙江扎龙回迁到黄海滩涂。冬日的清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盐蒿红似火,成群结队的丹顶鹤在晨曦下觅食、嬉戏,构画出一幅南黄海湿地的壮观美景。
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盐城最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绿色家底。作为入围世界遗产地名录预备名单属地,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分布泥质滩涂海岸带,盐城黄海湿地以其陆地和海洋兼有的特殊生态和景观,目前正努力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分布着两个国际重要湿地: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海湿地广袤的滩涂和繁衍其间的生灵,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这片港汊纵横的海滨滩涂上,麋鹿繁衍生息,丹顶鹤自由翱翔。
⑶在盐城,近年来践行绿色发展,“生态立市”的理念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湿地保护是盐城市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上污染项目是红线,不乱开发滩涂湿地是底线。通过持续优化湿地生态,珍稀动物数量逐年增加,栖息地环境质量日益改善,黄海湿地的效能进一步彰显。
⑷10月20日前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今年首批越冬的丹顶鹤。成群的丹顶鹤在蓝天翱翔,在水滩漫步,在苇间穿行。为了保护丹顶鹤的栖息地,保护区成立30多年来,建设了万亩芦苇湿地,并从2013年开始实施“退渔还湿”政策,陆续将三里河的2万余亩传统精养鱼池,变成了环境优美、适合野生动物生息的湿地。
⑸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滩涂的狼尾花开出了花穗,泥滩上留下了麋鹿清晰的蹄印,夕阳把水塘染成鲜艳的红色,麋鹿和白鹭静静地相伴。近年来,大丰麋鹿保护区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项目及亚行贷款项目,对麋鹿生境进行修复,并开展了滨海湿地生态防护林抚育、麋鹿栖息地湿地生境修复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等工程,湿地的生态系统日趋完整,生物圈逐年扩大,生物量不断上升。
⑹如今,沿海湿地鸟类品种已从5年前的397种增加到405种,其中国际濒危物种53种。每年春秋两季,300多万只候鸟迁飞经过盐城,有近百万只水禽在保护区越冬,其中丹顶鹤超过600只,占世界野生丹顶鹤总数的21.4%。麋鹿种群从最初39头增至4000多头,占世界麋鹿总量的60%以上,盐城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基因库最丰富的野生麋鹿种群区。
⑺盐城黄海湿地一直是国际国内申遗专家关注的重点区域。广袤滩涂,蒿红似血、苇绿如玉,和蜿蜒曲折的河流、时隐时现的辐射沙洲,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水鸟迁飞,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吸引人的一项自然遗产。国际有关机构特别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先后在两次会议上推动盐城市黄(渤)海区域鸟类迁徙通道申报世界遗产。“黄海湿地是江苏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潜力区,它的自然魅力和保护价值已经举世公认。”在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华看来,盐城具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巨大潜力。
⑻目前,盐城黄海湿地已成功入选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预审文本已上报国家住建部。黄(渤)海湿地可持续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2017盐城国际研讨会已经于2017年12月13日至14日在盐城举行,共同发布了《盐城倡议》,成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研究院,为黄海湿地科学保护、社区共建共赢、人与自然和谐提供理论支撑。
1.仔细阅读,给文章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2.文章第⑹节,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本篇文章有不少语句非常生动,试从第⑸节中举一例加以品析。
4.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湿地申遗的活动中,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向你的家人介绍这一活动,你会怎么说?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梦溪笔谈・权智》,有删节)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用讫再火令药熔 _________
(2)持就火炀之_______
(3)善用矛_______
(4)适值偷在市饮酒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则以纸帖之
A. 久之,各未能进。
B.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 莲之爱,同予这何人?
D. 弓手应声刺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4.(1)(甲)文介绍活版印刷的过程是按_________顺序加以说明的,还补充说明了活版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一字多印、奇字旋刻、_________等。
(2)(乙)文中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早发》,完成后面小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①。
(注释)①珪:一种玉器。
1.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所呈现的画面。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后两句的绝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