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乙)杨朱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朱之竖追之。杨朱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歧路亡羊》)

(注释)①党:朋友;②竖:童仆;③歧:分岔;④奚:为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身所寄 

②邻人

奈何忧崩坠乎

④杨朱

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歧路亡羊》的寓意是什么?

 

1. ①通“无”,没有 ②丢失 ③为何,为什么 ④结构助词“的” 2. (1)你跨步、跳跃,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2)岔道中间又有许多分岔,我们不知羊跑到哪条路去了,所以只好返回来了。 3. 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寓意:丢失了羊,由于岔路太多,很难找到。治学、做事也有许多岔路,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也会迷失方向,难有收获。或:只有明确方向,才不致误入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解析】 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亡”:通“无”,没有。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之”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躇步”:跨步。“跐蹈”:跳跃。“奈何”:为什么。“所之”:跑到哪。“反”:同“返”。 3.考查寓言的寓意。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通篇阅读好两篇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作答。如《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而《歧路亡羊》的寓意可从明确方向,才不致误入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的角度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注释)①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②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画面。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共8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

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分)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

向校长提建议:                                     (2分)

向同学提建议:                                     (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A)见他这等酣然,暗自留心,挑斗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那里?早晚仔细。但(A)变化多端,却又来骗去。"罗刹笑嘻嘻的,口中吐出,只有一个杏叶儿大小,递与大圣道:"这个不是宝贝?"(A)接在手中,却又不信,暗想着:"这些些儿,怎生扇得火灭?怕又是假的。"罗刹见他看着宝贝沉思,忍不住上前,将粉面躭在行者脸上,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什么哩?"(A)就趁脚儿跷问他一句道:"这般小小之物,如何扇得八百里火焰?"罗刹酒陶真性,无忌惮,就说出方法道:"大王,与你别了二载,你想是昼夜贪欢,被那玉面公主弄伤了神思,怎么自家的宝贝事情,也都忘了?……A厉声高叫道:"罗刹女!你看看我可是你亲老公!就把我缠了这许多丑勾当!不羞,不羞!"那女子一见是(A),慌得推倒桌席,跌落尘埃,羞愧无比,只叫"气杀我也,气杀我也!"

选段中A是______,文中A假扮成了________,概括选段故事情节_______

“我叫福马,”他回答说,“外号叫孤狼。”“你就是孤狼呀?”我好奇地打量着他。我常常听到其他人谈论孤狼的事,附近的庄稼人都像怕火似的怕他。“原来你就是孤狼呀,”我重复了一句,“伙计,人家说你是什么人都不放过的。”“我是尽自己的职责。”……他突然说:“瞧,就趁这样的夜晚来偷。”可除了树叶的喧哗声外,我什么也听不出来。他弯下腰,举起枪,消失在丛林中。透过喧闹不已的风声,我隐约听到从不远处传来的轻微声响。“往哪儿跑?站住!”骤然响起孤狼钢铁一般的喊声,还响起兔子般的哀叫声……我朝那吵闹的方向奔去。我看到的是一个庄稼人。……“放了我吧,”“实在是饿得没法……孩子们哭着要吃的,真的没法子。”“闭嘴!”护林人大喊一声,跨前两步。……孤狼抓住他的肩膀,我扑过去救助那庄稼人。然而令我极为惊诧的是,孤狼一下子把绑着庄稼人胳膊肘的腰带扯掉了,打开门,把他推了出去。“带着你的马滚吧!”

选段出自______(作者)的_______作品)。结合选段,说说“孤狼”福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_

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在海上远航过,在空中飞行过,却从未像这样被大自然的伟力深深吸引住。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阅读,都有一定的作用。

D. 新闻工作者要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