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霄 辫子 商酌 锋芒必露
B. 懊悔 塌败 羸弱 语无伦次
C. 屏嶂 告罄 幼稚 垂垂幕老
D. 谰语 烦燥 洁问 耐人寻味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ān) 晌午(xiǎnɡ) 矜持(jīn) 鲜为人知(xiān)
B. 哺育(pǔ) 竹篾(miè) 亘古(ɡènɡ) 悲天悯人(mǐn)
C. 吞噬(shì) 修葺(qì) 炽热(chì) 仙露琼浆(qiónɡ)
D. 取缔(dì) 迸溅(bìnɡ) 点缀(zhuì) 忧心忡忡(zhōnɡ)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有你同行,真好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受最深的-点,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啊!”一粒种子惊呼道:“太阳这么毒, 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的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点水分, 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3)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字数不少于500字。(4)文中出现校名、地名、人名,请用“xx”代替。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根据上联的句式结构补充一个下联。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调查读书现状]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人名)______,这部书被誉为“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3)请列举出《昆虫记》中其他两种动物,并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鸟,你飞向何方
赵丽宏
①在黄昏的微光里,有那清晨的鸟儿来到了我的沉默的鸟巢里。
②我喜欢泰戈尔的诗。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我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嫩的手指翻得稀烂。那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
③《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然而,“文革”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暗红色的灰烬在火光里飞舞,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我仿佛看见老态龙钟的泰戈尔在火光里站着,烈火烧红了他的白发,烧红了他的银须,也烧红了他的朴素的白袍。他用他那冷峻而又安详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变了,似有几许惊恐,几许不安,也有几许愤怒,几许嘲讽……
④我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地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中了——那宁静而又浮躁的海洋,那广袤而又多变的天空,那温暖而又清澈的湖泊,那葱郁而又古老的森林……
⑤有一天,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结果,当然叫人失望。但,我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这是出于店员的粗心吧。于是,我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我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我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
⑥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随即,我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挤压着《飞鸟集》的一片红色,又使我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我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
⑦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小姑娘的手。我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我身旁,抬起脸看着我,白圆的脸上,一双清秀的眼睛眨巴眨巴地闪动着,像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微波起伏,平静中略带点惊讶。
⑧我愣住了,手捏着书脊,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她开了口:“你也要它吗?那就给你吧。”声音,清脆得像小鸟在唱歌。
⑨我的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一本书?于是,我轻轻问道:“你知道,这是谁的书?”
⑩“谁的书!”小姑娘抬起头来,颇有些惊奇地看着我,秀美的眼睛睁得滚圆,转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做了个鬼脸:“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我喜欢他。”说罢,用手做着捋胡子的样子,又格格地笑了。如同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了一颗石子,笑声,在静静的店堂里荡漾……
(11)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我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我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便年青,我还是懂得这一点。小姑娘见我呆呆地不吭声,刷地一下把《飞鸟集》从书架上抽下来,塞到我手中:“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一本呢!”没等我作出任何反应,她已经转身去了。我只看见她的背影:一件淡紫色的衬衫,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根垂到腰间的长辫,随着她轻快的脚步摆动……
(12)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
(13)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14)旧书店里的一次邂逅,留给我的印象竟是那么强烈。真的,生活中有些偶然发生的事情,有时会深深地刻进记忆中,永远也忘记不了。我不知道那个小姑娘的名字,甚至没有看仔细她的容貌,但,她从此却常常地闯到我的记忆中来了。当我看着那些在街头吸烟,无聊、踯躅的青年,心头忧郁发闷的时候,当我读着那些大吹“知道越多越反动”的奇文,两眼茫然迷离的时候,她,就会悄悄地站到我的面前,眨着- "对明亮的眼睛,莞尔一笑,把一本《飞鸟集》塞到我的手中,然后,是那唱歌一般悦耳的声音:“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 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本呢! ”……
(15)她使我惶乱的思想得到一丝欣慰,她使我空虚的心灵得到几分充实。她使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忘记了世界,抛弃了前人创造的文化,抛弃了那些属于全体人类的美的事物!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纤嫩(________) (2)心弦(_________) (3)踯躅(_______) (4)邂逅(________)
2.《飞鸟集》是作者非常喜爱的书,文章也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请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
失去书 → ________ → ________ → 得到书
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 呵,竟是《飞鸟集》!
4.文中“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対此句迸行评析。
5.作者在文章中展幵想象,描写了泰戈尓老人面対《飞鸟集》被焚烧时的神情,其作用是什么?
6.题目中的“小鸟”被作者赋予了牢富的内涵,联系全文写出小鸟象征了什么。
7.文章対小姑娘迸行了细致的描写与刻画,请用原文回答,小姑娘给了“我”怎祥的启示?
8.请筒要概括文中小姑娘形象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