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有你同行,真好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有你同行,真好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受最深的-点,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啊!”一粒种子惊呼道:“太阳这么毒, 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的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点水分, 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3)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字数不少于500字。(4)文中出现校名、地名、人名,请用“xx”代替。

 

参考例文 有你同行,真好 打开记忆的匣子,从小到大在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件事立刻存现在我眼前。回忆就像电影,放映的一幕幕都充满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幸福与苦涩。有些人就像配角,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而伴我走到电影结局的,是我这辈子至关重要的一个人——我的母亲。 从小,我的父亲便在外打工,赚取抚养我的钱。打小照顾我的便是我的母亲,所以和她的感情更深。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送我上下学;无论时间再紧,只要我出了突发状况,她就会第一时间来到我身边;无论我做错什么事,她总是悉心教育我,而不是打我骂我;无论我成绩再差,她也不会批评我,而是鼓励我;无论我有些要求再离谱,她也会尽力办到,让我开心满足……。 我从小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直到一件件刻骨铭心的事发生:半夜我发高烧把我背去医院的人,是我的母亲;雨天从公 司大老远跑来学校给我送伞的,是我的母亲;为了不让我受任何伤而自己进了手术缝针的人,是我的母亲;每天对我嘘寒问暖的人,饭桌上给我夹菜的人,可以让我敞开心扉倾诉的人,都是我亲爱的母亲!从这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中,我渐渐长大,也渐渐明白母爱的伟大。 母爱就像太阳,用温暖的阳光照耀、呵护我们成长;母爱就像雨露,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母爱就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母爱就像船,载着我们,扬帆起航吧! 我们渐渐长大,也应该学会感恩,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他们的负担。即使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也要尽力去感恩…… 母亲,有您同行,真好! 【解析】 题目是命题作文。题目中的“你”,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人,包括父母,亲朋和师长;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还可以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思想,情感,理想等等;⑵“同行”二字也相当重要。“你”不是同行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同行。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⑶还有就是这“好”字。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应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⑷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题目二是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懂材料,把握住材料的主旨。材料中抱怨的种子死掉了,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的种子,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这样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逆境激发拼搏的力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动力;锲而不舍才能获得成功。题目参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逆境中成长;一粒种子的春天。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根据上联的句式结构补充一个下联。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读书现状]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人名)______,这部书被誉为“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3)请列举出《昆虫记》中其他两种动物,并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鸟,你飞向何方

赵丽宏

①在黄昏的微光里,有那清晨的鸟儿来到了我的沉默的鸟巢里。

②我喜欢泰戈尔的诗。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我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嫩的手指翻得稀烂。那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

③《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然而,“文革”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暗红色的灰烬在火光里飞舞,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我仿佛看见老态龙钟的泰戈尔在火光里站着,烈火烧红了他的白发,烧红了他的银须,也烧红了他的朴素的白袍。他用他那冷峻而又安详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变了,似有几许惊恐,几许不安,也有几许愤怒,几许嘲讽……

④我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地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中了——那宁静而又浮躁的海洋,那广袤而又多变的天空,那温暖而又清澈的湖泊,那葱郁而又古老的森林……

⑤有一天,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结果,当然叫人失望。但,我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这是出于店员的粗心吧。于是,我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我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我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

⑥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随即,我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挤压着《飞鸟集》的一片红色,又使我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我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

⑦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小姑娘的手。我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我身旁,抬起脸看着我,白圆的脸上,一双清秀的眼睛眨巴眨巴地闪动着,像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微波起伏,平静中略带点惊讶。

⑧我愣住了,手捏着书脊,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她开了口:“你也要它吗?那就给你吧。”声音,清脆得像小鸟在唱歌。

⑨我的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一本书?于是,我轻轻问道:“你知道,这是谁的书?”

⑩“谁的书!”小姑娘抬起头来,颇有些惊奇地看着我,秀美的眼睛睁得滚圆,转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做了个鬼脸:“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我喜欢他。”说罢,用手做着捋胡子的样子,又格格地笑了。如同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了一颗石子,笑声,在静静的店堂里荡漾……

(11)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我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我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便年青,我还是懂得这一点。小姑娘见我呆呆地不吭声,刷地一下把《飞鸟集》从书架上抽下来,塞到我手中:“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一本呢!”没等我作出任何反应,她已经转身去了。我只看见她的背影:一件淡紫色的衬衫,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根垂到腰间的长辫,随着她轻快的脚步摆动……

(12)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

(13)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14)旧书店里的一次邂逅,留给我的印象竟是那么强烈。真的,生活中有些偶然发生的事情,有时会深深地刻进记忆中,永远也忘记不了。我不知道那个小姑娘的名字,甚至没有看仔细她的容貌,但,她从此却常常地闯到我的记忆中来了。当我看着那些在街头吸烟,无聊、踯躅的青年,心头忧郁发闷的时候,当我读着那些大吹“知道越多越反动”的奇文,两眼茫然迷离的时候,她,就会悄悄地站到我的面前,眨着- "对明亮的眼睛,莞尔一笑,把一本《飞鸟集》塞到我的手中,然后,是那唱歌一般悦耳的声音:“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 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本呢! ”……

(15)她使我惶乱的思想得到一丝欣慰,她使我空虚的心灵得到几分充实。她使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忘记了世界,抛弃了前人创造的文化,抛弃了那些属于全体人类的美的事物!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________    (2)心_________   (3)踯_______    (4)邂________

2.《飞鸟集》是作者非常喜爱的书,文章也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请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

失去书 → ________  → ________  → 得到书

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 呵,竟是《飞鸟集》!

4.文中“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対此句迸行评析。

5.作者在文章中展幵想象,描写了泰戈尓老人面対《飞鸟集》被焚烧时的神情,其作用是什么?

6.题目中的“小鸟”被作者赋予了牢富的内涵,联系全文写出小鸟象征了什么。

7.文章対小姑娘迸行了细致的描写与刻画,请用原文回答,小姑娘给了“我”怎祥的启示?

8.请筒要概括文中小姑娘形象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献媚取宠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 此啬夫①,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②且待③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 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是振④我过者也。以求容⑤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注释:①啬夫:乡官。②奚不休舍: 为何不在啬夫家里休息。③待: 等候。④振: 激发,助长。⑤容: 容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之_________

(2)吾尝_______

2.短文中,“公灵不休舍” 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语句回答)

3.晋中行文子的担忧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用文中语句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串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娜婆有遗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妆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曳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本文选自《列子》,《列子》 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书中有许多寓言故事,你熟悉的这部书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山北之塞_____

(2)遂率子孙担者三夫_____

(3)曾不能毁山之一_____

(4)一朔东_____

3.从全文看,你认为服公移山存在几个方面的困难?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

4.文中安排了京城氏子这样一个人物有何用意?

5.文章结尾说天地被愚公的“城”感动了,这个“城”具体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