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的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1.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

2.下列句子在表现人物方面形象而生动,请加以赏析。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3.文章开头写“我”讨厌“络腮胡子”,其作用是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络腮胡子”是个怎样的人?

 

1. “善举”指“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说它最美是因为“络腮胡子”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人,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意思对即可) 2. 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或“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3. 文章开头写“我”讨厌“络腮胡子”,其作用是:运用欲扬先抑(或对比)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和“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情,后写他的善良,这样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为后文表达我对“络腮胡子”的敬意做铺垫。 4. 文中的“络腮胡子”是一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从他邋遢的外表、大大咧咧的讲话、不雅的吃相可以看出;善良、乐于助人:从他帮助1号床病友可以看出;尊重、理解别人,维护别人尊严:从他暗中收买蝉蛹可以看出。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概括能力。本题先根据“络腮胡子”来分析“善举”指什么事情,然后根据“善举”来分析说它“最美”的原因即可。根据文章内容,“善举”是指“络腮胡子”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说其“最美”是因为“络腮胡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让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最”字。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赏析。赏析词语时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本题中的语句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从人物的行为上分析,此人似乎不顾他人的感受,行为随意,不拘小节,但要结合全文来理解此处的描写,作者是以其外貌的“丑”来反衬其内心的“美”。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文章一开始就写“我便有些讨厌”是“抑”,且通过描写说明了人物让自己“讨厌”的原因,然后却写自己发现这个人是个很善良的人,自己很感动,这是“扬”。这样安排,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为后文抒发“我”对“络腮胡子”的敬意之情做铺垫。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作答时可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言谈举止和所做的事件来分析。文中的“络腮胡子”邋遢的外表、大大咧咧的讲话、不雅的吃相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拘泥于小节”的人;从他帮助1号床病友且采用“收买蝉蛹”的方法来帮助别人,可见他是一个尊重、理解别人且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论语》(节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乙)《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疏食__________

(2)淫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4.说说学了(乙)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神采yìyì       畏罪qián逃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行者上前叫:“牛大哥,开门,开门!”呀的一声,洞门开了,里边走出一个毛儿女,手中提着花篮,肩上担着锄子,真个是一身蓝缕无妆饰,满面精神有道心。行者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那毛女道:“你是那寺里和尚?叫甚名字?我好与你通报。”行者道:“我是东土来的,叫做孙悟空和尚。”

(1)联系原著,说说这段文字讲述的故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扇公主为什么不愿意把扇子借给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理想的意义,尽快树立属于自己的理想,班里开展了以“追寻理想”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引用一句简洁的话作为本活动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尽快树立同学们的理想,请设计两个有关“理想”的活动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