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会怎么教学生?那么,答案就有了。
①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
②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
③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
④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开阔心胸,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D. 那次地震抢险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 马拉松在江北举行,从大剧院到市区,沿途街道门庭若市。
B.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 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D. 万里长江上的山水画廊——三峡,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它以独特的云雾山水,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吸引着无数游人。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yì) 诘难(jé) 恣睢(suì) 作揖(yī) 应和(hè) 嗔怪(chēng)
B. 分外(fèn) 眺望(tiáo) 轻觑(qù) 星宿(xiù) 分歧(qí) 麈尾(zhǔ)
C. 飘逸(yí) 汲取(jí) 妖娆(yáo) 诓骗(kuāng) 槡梓(zǐ) 戗金(qiàng)
D. 禅师(chán) 亵渎(xiè) 瞥见(piē) 拮据(jié) 荒谬(miù) 恪守(kè)
请以“就这样一路走来”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 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犹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
②良多趣味(______)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
④至峡口百许里(______)
⑤绝壁或千许丈(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3.(甲)(乙)两文都写出了三峡山什么特点?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甲)文结尾处引用渔歌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