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新文化讯(ZAKER吉林记者苏杭) 日前,中外城...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新文化讯(ZAKER吉林记者苏杭)  日前,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在香港发布“2018中国区域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东北)”,长春市、四平市、延边州以其优良的城市安全口碑成功上榜,成为中国东北十佳最安全城市,其中长春排名第一。

据了解,中国最安全城市的评选始于2008年,对象为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该评选运用的是由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GN中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选过程中,还要对城市的安全指数进行口碑调查综合计算,最终得出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对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4项一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当年发生过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城市一律取消候选资格。

1.请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新闻标题。

2.根据消息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则消息的电头为“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在香港发布‘2018中国区域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东北)'”。

B. 中国最安全城市的评选已经有20年的历史。

C. 该评选运用“GN中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城市的安全指数进行口碑调查与综合计算后,得出研究成果。

D. 当年发生过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城市酌情考虑候选资格。

 

1. 东北最安全城市长春排名第一 2. C 【解析】 1.拟写新闻标题。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可提取导语一句“长春市、四平市、延边州以其优良的城市安全口碑成功上榜,成为中国东北十佳最安全城市,其中长春排名第一。”压缩整理即可。 2.A错误,电头:新文化讯(ZAKER吉林记者苏杭)。B错误,据了解,中国最安全城市的评选始于2008年,2018年东北最安全城市长春排名第一。没有“20年”。D错误,与原文“凡当年发生过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城市一律取消候选资格。”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农具的眼睛

迟子建

看一个农民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打量他家的农具便知晓了。

农具一般被放置在仓棚中或者被挂在山墙上。它们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木节。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一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有了它,我们就得干牛做的活。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的,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

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

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没打垄前铲头趟,那时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是在土豆打垫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到了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想把秧苗一并拖垮。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一下一下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因为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那些娇柔玲珧的花朵如蜜蜂一样蜇着我,让我脸频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铲地时就不背水壶,因为酸浆早已存了满腹的清凉之汁等着我享用。

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所以我觉得猪的命运也不算坏,它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窝里絮的草还来自于芳菲的大草甸子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可惜它的命太短太短了。

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鸟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不是锋利的镰刀割草时所发出的唰唰唰的如流水一样的声音。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襤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将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______

(2)自自足______

(3)______

(4)______

2.文章开头“说看一个农民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打量他家的农具便知晓了”,从文中你看出“我”家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为什么?

3.作者在文中都回忆了哪些童年片段?请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至少写出两种修辞方法)。

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不是锋利的镰刀割草时所发出的唰唰唰的如流水一样的声音。

5.读罢全文,请分析文题“农具的眼睛”包含哪两层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挪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日:“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节选自《子不语·卷十四·卖蒜叟》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榆: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石垦壤      头曰:“晚生知罪矣。”

B. 杂然相      陷人尺

C. 之力      能打墙,不能打人。

D. 惧其不也    平人老人腹中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3.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愚公移山》,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木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中有很多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

2.注音并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不能损魁父之丘________

(2)河曲智叟以应 ________

3.愚公移山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4.面对愚公移山的行为,其妻和智叟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请分析二者不同之处。

5.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愚公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6)《渔家傲》中李清照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从水的角度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填汉字组词。

(1)qì宇轩昂  (2)无动于zhōn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