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①: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其修辞作用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一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c远远地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①d ②把书籍比喻成台阶,形象的说明了书籍对人类进步的作用。 【解析】 一问,d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暗喻。而其它三项都是明喻。二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句本体“书籍”,喻体“阶梯”,喻词“是”。形象的说明了书籍对人类进步的作用。书籍它记载了历史,留下了先辈们的生活经验(技能、科学、医药等),经过后人的不断总结和积累,并以此得到合理的利用,书籍成了我们接受技能和传递技能的一种方式。所以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试题。

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a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一脉相连的。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b造成生态严重不平恒,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c请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①a句在表述上不恰当,请把修改后的正确语句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句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③朗读c句,其中的加点词若为重音,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答)

⑴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

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内容充实,叙事清楚,结构完整,立意新颖;②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们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们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初二,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百家争鸣)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2010年

4.25本

0.73本

16.78分钟

12.07分钟

2011年

4.35本

1.42本

14.85分钟

16.64分钟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

(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给它下一个定义。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 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 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 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3.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若干原因。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5.(它山之石)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选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他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 “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2)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3.请从 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我选   句   赏析                                   

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完成文后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岂不大丈夫哉________

(2)以顺为________

(3)必敬必,无违夫子 _____

(4)得志,与民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

4.仿照示例再列举3个中国历史上的“大丈夫”形象及事迹、品质。(不局限4字短语,只要运用短语,意思相近,能够概括该“大丈夫”形象及事迹、品质等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