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坦荡如砥 抑扬顿挫 恹恹欲睡 匿名
B. 因地治宜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嶙峋
C. 磨肩接踵 名符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 锲而不舍 无动于衷 巧妙绝轮 古朴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颓唐(tuí) 鲜腴(yú)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
B. 要塞(sāi) 秀颀(qǐ) 咆哮 (páo) 歼灭(jiān)
C. 濒临(bīn) 遏制(è) 诘责(jié) 差使(chāi)
D. 琐屑(xiè) 屏息(pǐng) 轩榭 (xuān) 婆娑(suó)
作文
不知不觉中,新学期半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我想,这一周多时间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工整、清晰。(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成长的桥
陈敏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是在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家的某某,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了熬汤喝,像皮皮鲁那样,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的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地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参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的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有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的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苯的小孩,由母亲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恰当的词语是什么?
答:甲 ________ 乙 __________
2.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母亲为什么转怒为喜?
3.文中多处写父母给予“我”的爱,请从文中摘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特点。
5.文中“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你认为 “我”是摔开了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6.“成长的桥”在文中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葡萄慈父心
卫宣利
①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 。
②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后来,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
⑦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别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⑧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便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地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⑨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也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注:卫宣利,女,河南洛阳人。生于七十年代末,河南省作协会员,《青年文摘》等杂志签约作家,17岁那年因车祸而双腿残疾,善于用文字来诉说生命中爱的奇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父亲栽种葡萄树时与“我”一起许下的心愿是什么?(第①自然段破折号后面应补出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3.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
(1)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2)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题目中的“慈父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③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④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中:射中箭靶。②退:回去。③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④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其 一 犬 坐 于 前。(限一处)
②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如 之。(限两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缀行甚远(____)
②一狼洞其中 (_____)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甲)文在刻画狼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狼 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下面对(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 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 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 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