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争人而斗:争吃一个人而打斗。②戾:凶暴。③甘:美。

1.请选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

A. 坐山观虎斗    B. 狐假虎威    C. 虎口拔牙    D. 为虎作伥

2.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3.管与认为刺虎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请用原文回答。

 

1. A 2. 不用刺杀一只虎的辛劳。就可以得到杀死两只虎的名声。 3.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解析】 1.考查从文言文中提取成语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文章,不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提炼成语与名言的宝库。首先要读懂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句中的重点词语联想到平时积累的成语。根据文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这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如从“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一句分析,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应该是“坐山观虎斗”。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劳”:辛劳。“有”:获得、得到。“名”:名声。 3.文言文要点的理解提取。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提取关键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如管与认为刺虎的最佳时机可提取“子待伤虎而刺之”作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_________》,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__ (人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野有麦场

(2)坐于前

(3)一狼其中

(4)乃悟前狼假

3.请结合文章回答: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前后的态度有何变化?

4.作者说“狼亦黠矣”,请从文中找出体现狼之“黠”的地方。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东临碣石,__________。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7)《论语﹒子罕》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填汉字组词。

(1)jiāo媚          (2)闪shuò      (3)大相jìng庭      (4)孤苦líng仃

 

查看答案

请以“奖励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不套作,不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管宁、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②而掷去之。又尝③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④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管宁、华歆:管宁,管仲的后人,汉未魏初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

慕名利。华歆,汉来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①捉:检、拾。①尝:曾经。④轩冤: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日中_________________

②相而去_________________

③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______

④华提而掷去_________________

⑤宁读书如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

3.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结合(甲)、(乙)两文,简要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

4.(甲)文中,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是否失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