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他虽嫉恶如仇,却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他虽嫉恶如仇,却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猜猜这段文字说的应该是《水浒传》中的_____(填人名)。另写出关于他的一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徒生创作的唯一与中国有关的童话是《______》,《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最终在_____帮助下逃离了魔窟。

 

(1)鲁智深(鲁达或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单打二龙山等。 (2)《夜莺》 燕子 【解析】 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1)根据语段中的“李逵、武松”可知这是对《水浒传》文学常识的考查。如果用心读过、积累过,则可以知道这是有关鲁达的一些故事。这人判断清楚,第二问就好写了,有关鲁达的故事很多,如我们课本上就有的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等。 (2)《夜莺》是安徒生1844年完成的唯一全部以中国为背景的童话,故事发生在古代中国的京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gān尬处境——大家都承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到情韵深长的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悴的文字之美。领悟了这些,我们就该有所行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ān(    )尬    浮光影(    )    沉(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匆促”的“促”在文中的意思是(    )

A.靠近    B.时间短,急迫    C.推动    D.催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意。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溪云初起日沉阁,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__。(李商隐《无题》)

_____,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

④欲说还休,______。(辛弃疾《丑奴儿》)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⑦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 (秋瑾《满江红》)

⑧《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

(2)默写范仲淹《渔家傲》的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以“家中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②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童年时跟爸爸念过的诗,至今还能脱口而出。爸爸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只要读杜甫和陆游的诗,想到的就是我的父亲。确实,在我尚未识字的时候,父亲教我念过的那些诗,就和父亲对我的关爱一起,融进了我的血液,塑造着我的灵魂。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选自《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1.阅读第③节和第④节,依次分别概括爸爸教作者读中国诗的事情。

2.请分析第⑤节画线句中蕴含的父亲的情感。

3.请为第⑥节中加点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4.阅读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5.阅读全文,理解第⑧节画线句的深刻含意。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A)消息(选自《环球网·科技》,有删改)

(环球科技报道)9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举行员工大会,庆祝18岁生日。马云对全体阿里人提出要求说,未来必须要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

马云说:“一直让我担心的是环境问题、贫困问题、疾病问题、不公平问题。我们要思考,面对未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因为我们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东西,这不仅仅是财富,更是责任。18年以前,我们的理想就是做一家让世界尊重的中国公司。我们未来必须要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必须考虑自己的家、考虑每个人的家,考虑这个社会,考虑这个国家,考虑世界的担当,阿里才会赢得尊重。未来5到10年,我们不是要超越谁,也不是要当世界前三,而是要为未来解决问题,要为中小企业、为年轻人、为我们当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承诺去付诸于行动。”

(B)《人民日报》评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节选删改)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情怀,是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挚爱之心。中国文化教导知识分子,读书治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个人飞黄腾达,而是要精忠报国。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在注重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要有积极入世、心系百姓的情怀。深明大义的知识分子都会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怀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学有所用、报效国家、奉献民族。当家与国在具体利益上发生冲突时,家庭和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民族利益。

新的时代条件下,有必要大力倡导知识分子培育家国情怀,自觉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当代知识分子要像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C)人要有家国情怀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②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③“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④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⑤“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⑥“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⑦“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⑧“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⑨“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⑩“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

1.阅读材料(A),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阅读材料(A)(B),分别说出阿里人、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具体指什么。

3.材料(C)为什么从杜甫忧虑着沦陷区的弟弟写起?

4.结合材料(B)(C)的观点,谈谈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