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后出师表 诸葛亮 ①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后出师表

诸葛亮

①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①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②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②,而欲以长策取胜,坐③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④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今民穷兵疲,而事⑤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⑥,劳费⑦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③夫难平⑧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⑨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⑩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⑪,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⑫。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⑬,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顾:这里有“但”的意思。②良: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③坐:安安稳稳。④殆:几乎。⑤事:指战事,战争。⑥住与行:呆在那里(等待敌人进攻)和出去(主动进攻敌人)。⑦劳费:劳力费用。⑧平:同“评,评判。⑨拊(fŭ):拍。⑩授:交出。⑪蹉跌:失足坠跌,喻失败。⑫逆见:预见,预测。⑬利钝:喻顺利或困难。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非 臣 之 明 所 能 逆 睹 也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先入南______

(2)涉险被创______

(3)天下已定______

(4)凡事如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

4.文章第①节中提出了“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的军事方略,第②节用列举六个“未解”,依次驳斥了非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的“偏安”思想。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诸葛亮身上的精神品质。

 

1. 非/ 臣 之 明 /所 能 逆 睹 也 2. (1)应当 (2)然而,但是 (3)认为,以为 (4)这样 3. 曹操的智慧计谋,比起别人来非常高超。 4. “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 “欲以不危而定之”, “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 5.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和“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了诸葛亮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这句话意思是“不是我的智慧所能预见的”,据此可断句为: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注意“是”翻译为“这样”。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细读文章第①②节,提取相关信息;最后筛选并整合其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作答即可。细读文章第①②节可知,文章第①节中提出了“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原文)的军事方略,第②节用列举六个“未解”,依次驳斥了非议者“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欲以不危而定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原文)的“偏安”思想。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细读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内容,提取相关信息;最后根据诸葛亮的行为细节等分析概括出其形象特点即可。细读本文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内容可知,“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和“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表现了诸葛亮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 参考译文: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唐]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1.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这首诗景中含情。请结合三、四两句的描写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

(3)将军角弓不得控,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查看答案

江海中学九(1)班开展“我的家国我的梦”系列活动,其中三项请你参加。

活动一:出版刊物

出版一期“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校报专刊。其中有一个栏目报道校园内外开展爱国活动的事迹,请你为这个栏目取一个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主题报告

请你以学生会会长的身份给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打电话,邀请他于2月3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家国情怀”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阅读好书

读《格列佛游记》可以从作者关注社会的忧世情怀中吸取养分。请你适当联系主人公游历的国家和表现的思想内容谈谈对这本书的认识,6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道统,zīrùn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yùnxù着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那种与国家民族  A  (休戚与共/生死与共)的壮怀,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只有家庭秩序井然,国家才能安定和谐;只有个人完善自身修养,才能把家庭治理有序。我们更须切记,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jīng suĭ所在。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短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格调积极。③要有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大话、假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