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江海中学九(1)班开展“我的家国我的梦”系列活动,其中三项请你参加。 活动一:出...

江海中学九(1)班开展“我的家国我的梦”系列活动,其中三项请你参加。

活动一:出版刊物

出版一期“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校报专刊。其中有一个栏目报道校园内外开展爱国活动的事迹,请你为这个栏目取一个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主题报告

请你以学生会会长的身份给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打电话,邀请他于2月3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家国情怀”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阅读好书

读《格列佛游记》可以从作者关注社会的忧世情怀中吸取养分。请你适当联系主人公游历的国家和表现的思想内容谈谈对这本书的认识,6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爱大“家”在行动 (2)示例:俞先生,您好。我是江苏省南通市江海中学学生会会长,很冒昧打扰您,想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来我校做一个关于“家国情怀”的主题报告,时间初定为2月3日下午两点,地点是学校礼堂。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3)格列佛游历了小人国(利立浦特),讽刺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格列佛游历了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批判和抨击英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各种政治制度及政教措施;格列佛游历了飞岛(勒皮他),无情嘲讽了当代英国的哲学家和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荒诞不经的发明家、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历史学家等;格列佛游历了慧骃国(智马国),批判人性嫉妒、贪婪、残暴、懒惰、骄傲、自卑、虚荣等弱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栏目名称的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题,理清题意;然后细读活动一,搞清其答题要求;最后结合题意,为校报专刊中报道校园内外开展爱国活动的事迹这一栏目取一个名称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具体表达时,应做到如下四点:言之有“礼”,即根据特定的情境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言之有“物”,即有具体内容,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言之有“节”,即话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本题要抓住语境要点来表达,语言应委婉。(3)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前学生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还要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认识情况。具体解答时,要联系主人公游历的国家和表现的思想内容(如:讽刺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批判和抨击英国的选举制度、嘲讽当代英国的哲学家和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来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道统,zīrùn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yùnxù着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那种与国家民族  A  (休戚与共/生死与共)的壮怀,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只有家庭秩序井然,国家才能安定和谐;只有个人完善自身修养,才能把家庭治理有序。我们更须切记,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jīng suĭ所在。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短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格调积极。③要有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大话、假话。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小题。

(1)某班级在《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交流会上,开展了以下活动,现邀你参与人物选答。

①(甲)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

②(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

③(丙)他身体极为健康……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彭德怀  E.邓小平

(2)填空。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螳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

以上文字节选自      (国籍)      (人名)的《昆虫记》,该书被誉为“      ”。在这本书中,           在地下“潜伏”四年;      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3)问答题。

通过阅读,你认为作者写《昆虫记》的主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⑪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⑨段画线句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         

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 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 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 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3.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4.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