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B.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C.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此句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此句中的“花朝节”指农历二月十二日。

 

A 【解析】 试题分析:A.《社戏》是小说,文中的我并不是小时的鲁迅。所以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新(cù)    冽(lǐn)  取(máo)    天之乐(lún)

B. (chuò)  禁(gù)   亵(dú)     顶礼拜(mú)

C. (bā)    贯(jí)   悍(piāo)   为人知(xiǎn)

D. 默(jiān)  菡(dàn)  视(chēng)  呕心血(lì)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2)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3)永结无情游,_____。(《月下独酌》李白)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破阵子》辛弃疾)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论语》)

(6)手中各有携,_____。(《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7)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

(8)碧波万顷,帆影点点,这样的美景曾多次出现在诗词里,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帆”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拔开。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乙)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李逵虽然也识得水,苦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李逵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陰底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

1.请概括(甲)、(乙)两文的内容。

2.请结合文段,分析(甲)文中的武松和(乙)文中李逵性格的异同点。

3.请概括(甲)文中的武松和(乙)文中的李逵因什么打架?《聊斋志异》中有哪些故事也是写报恩的,请举出两个例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意志,不负芳华,成长路上洒下声声欢歌。欢歌是愈挫愈勇时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亲爱的同学,一路前行,你有怎样的欢歌?

请以“一路欢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读懂生命的真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是爱国人士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人一事,都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用情去解读。

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作文。

要求:1、请从上面选择一题写作文。2.自选文体,建议运用这学期所学过的表现手法,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余显斌的《独行玉器行》,完成后面小题

①丰阳玉色泽光润,入手清凉,雕为小件,千金难求,很是红火。但是,此玉和当地一种荧光石极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荧光石为之。

②王独行却不。王独行是丰阳著名玉匠,秉承祖业,开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职员,全部是自己的弟子。

③王独行规定,在他门下,不学满三年手艺,不许出师。王独行还特别规定,不许以荧光石充玉,否则,开除出师门。因此,“独行玉器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人们说,买王独行的玉器,放心。

④王独行还有第三条规定,弟子出师,一般不许离开自己的玉器行。因为,他担心没有自已把着,弟子们没了紧箍咒,会胡来的。这样,不只是坏了自己名气,也坏了丰阳玉的名气。当然,有弟子一定要出去单干也可以,必须通过考验,合格才行。至于考题,是临场发挥的。

⑤好在,一直没弟子愿意离开他,毕竟,借得大树好遮阴,更何况师父对他们一个个如自己的儿子。因此,第三条规定一直闲搁着。

⑥可是,也有例外。这人,就是曾白。曾白投到王独行门下,苦心钻研,手艺日进。

⑦一日,王独行雕一棵玉白菜,即将完工,菜叶上,一块玉石一崩,掉了,出现一块黑斑。王独行呆望半天,不知如何是好,继续雕琢吧,这个黑斑,会破坏白菜美感;放弃吧,这么大一块玉石就糟蹋了。

⑧他叹口气,走了出去。每次遇见这样的事,他都会去茶室,泡一壶茶,慢慢地喝,静静地想,究竟有没有挽回的方法。一壶茶喝罢,他想,算了,毁就毁了吧,不能让玉器有瑕疵。

⑨他走进作坊,玉白菜仍在案上,黑斑没了,上面趴着一只蝉,身子黑亮,薄翼如烟。他走近了,蝉竟不飞,仔细一看,竟然是用黑斑雕成的。

⑩这蝉,是曾白雕的。

⑪他少有地一笑:“小子,你出师了。”曾白眼睛一亮:“师父,真的?”王独行点着头说,明天,他就是“独行玉器行”的正式员工,可以加工资了。曾白却说,想离开这儿,自己开玉器行。

⑫王独行愣了一下。“那就准备接受考试吧。”曾白忙说:“请师父出题。”王独行笑笑:“急什么?早着呢。”

⑬几天后,王独行生病住院,将玉器行暂时托给曾白管着。一天,工商局的周局长来了,在玉器行转了一圈,对迎接他的曾白说。刘县长半个多月后过生日,县长喜欢丰阳玉器,自己想弄一件作为礼物相送。曾白建议,祝寿要应景的,自己细心雕琢一件,让周局长半个月后来拿。周局长点点头,转身离开。

⑭曾白回去,独自选料,设计,雕琢。

⑮半个月后,一件仙猴献桃的玉器出现在周局长眼前。一只猴子举着一个硕大的蟠桃,蟠桃白里透红,水灵灵的,周局长眼睛一亮,呵呵一笑,拿着玉器走了。

⑯当天,王独行回来,宣布曾白不能离开。“为啥?”大家不解。

⑰“考查不过关!”王独行说,“是我请周局长来索要玉雕的,这是一道考题。我一直告诚大家,玉匠要人净心净,曾白如此做法,显然不合格。”

⑱但正说着,周局长赶来,微笑着说,“过关了,过关了!”王独行一愣,不解地望着他。

⑲原来,周局长拿回玉雕,用放大镜仔细一看,竟然是荧光石雕的。底座上隐隐有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

⑳王独行听了,哈哈大笑。曾白问:“师父,我能离开了吗?”

(21)“不行!”王独行一挥手,“我老了,要退了,玉器行得有人主管。我决定,曾白上。”

(22)至于曾白以荧光石充玉,王独行说,应该的。

1.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王独行立下三条规定 → 王独行雕玉白菜遇到黑斑,曾白____→ 王独行要为曾白加工资,曾白____→ 周局长“索要”玉器送县长,曾白________→ 王独行留曾白接管玉器行。

2.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说说第⑧段的作用。

3.自选角度,请分别对⑮和⑱段中周局长“笑”的作评注

⑮段评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⑱段评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中胡屠户的两段话,结合本文第③段划线句和第22段,回答问题。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王独行对“以荧光石充玉”的态度都有变化,原因分别是什么?

这样设计,都是以“变”写“不变”,胡屠户和王独行的“不变”分别是什么?

(链接材料)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吴敬梓《范进中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