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文言文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少闲人:

2.解释下列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本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 想到;共同,一同;形容水的清澈。在这里形容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只 2. (1)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2)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闲人”本指闲情雅致的人。作者把自己列为“闲人”,表达了作者虽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因是闲人而可赏月,又表达了作者的自慰。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②句意: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 ③句意: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清澈。在这里形容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④句意: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1)重点词语: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行:散步。句意: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2)重点词语:交横:交错纵横。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也:是。句意: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分析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阅读文本,了解内容,找出写景的名句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通过了解内容可知,作者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之中。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百合花开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在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的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的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有蜂蝶鸟雀飞过,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来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富有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的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欢喜的泪滴。

年年春天,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之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嗅着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文章第一节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补全百合的成长轨迹:

和杂草一样   →               →                   →  成就“百合谷地”

3.“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富有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4.本文以“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

2.阅读全文,请用原文回答第②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

3.请赏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4.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

5.作者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

 

查看答案

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2)(故事大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搜集到的关于“信”的事例分类编辑,下列故事不宜放在“国家之信”主题类的一句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张仪承诺赠地六百里

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③商鞅立木

④曾子烹彘

⑤公子重耳承诺退避三舍

(3)(名言我来说) 

班委会举行“名言我来说” 的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答案。

示例:(名言)轻诺必寡信。——(出处)《老子》

①(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闻我撰写)

下面是宣传委员搜集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合肥将“无处藏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知识阅读积累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我们学习的《藤野先生》出自鲁迅的《_______》,其原名《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_,作品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的经过,这是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板子矶在芜湖市荻港南面的江边上,登矶远眺,江涛拍岸,浪卷如雪,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居高临下,扼长江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6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也是从板子矶登陆突破长江天险的。矶上绿树抱合,簇拥着一座花岗岩石碑,灰白的石片耸立如帆,当中那片最高,镌刻着鲜红的大字“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左右各一片,错落有致,象征着万船竟渡。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拥    ②juān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

(3)“错落有致”中“致”的意思是_______

A精细,精密   B样子、情趣   C 给予,送给    D 招引,使达到

(4)请指出文中出现的一种修辞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