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 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 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 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怨怅 颠倒 汲取 走头无路
B. 笼统 制栽 贤达 不省人事
C. 苟安 流俗 眺望 另请高明
D. 愧赧 糟塌 煞白 战战兢兢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qí) 蜷曲(quán) 归省(shěng) 浑身解数(xiè)
B. 悲怆(chuàng) 蹒跚(pán) 汲取(xī) 众目睽睽(kuí)
C. 慰藉(jí) 啜泣(qì) 伫立(zhù) 断壁残垣(yuán)
D. 感慨(kǎi) 诓骗( kuāng) 挑衅(xìn) 恪尽职守(kè)
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父亲欣赏的眼神,母亲关切的叮咛,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互相帮助,名著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说真话,抒真情;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名著阅读
1.以下关于《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西游记》的故事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后与师兄弟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类妖魔鬼怪,终于取得真经,他自己也修成正果。
B. 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给他起的,姓孙是缘于他曾是猴子,悟空是其法名。
C. 《西游记》有着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其中许多人物既有神魔性,又有人性和动物性,作者将这三者结合得很好,因此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
D. 为过火焰山,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第二次借到后又被牛魔王骗回去,第三次孙悟空变成一条小虫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中,终于借到真的芭蕉扇。
2.《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西牛贺洲、_____________、北俱芦洲。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
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5.“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6.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 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 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 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 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 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用“/”给下面的句子标注朗读停顿。(标两处)
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顾野有麦场(__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
(3)屠自后断其股(______)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根据文章情节,分别在横线上填充写一字,补充情节。
屠户遇狼 → 屠户______狼 → 屠户_______狼 → 屠户杀狼
5.面对狼的胁迫,屠户的形象是有变化的。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屠户的形象有着怎样的变化,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