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用“/”给下面的句子标注朗读停顿。(标两处)
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顾野有麦场(__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
(3)屠自后断其股(______)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根据文章情节,分别在横线上填充写一字,补充情节。
屠户遇狼 → 屠户______狼 → 屠户_______狼 → 屠户杀狼
5.面对狼的胁迫,屠户的形象是有变化的。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屠户的形象有着怎样的变化,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古诗赏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结合诗中有关词语,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你参加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交友典故)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曾说她的诗稿“不求玉堂金马登高第,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句话中,“高山流水”用了一个典故,在这个典故中,谁善于弹琴,谁善于听琴?
善于弹琴的是:______________,善于听琴的是:_____________。
(活动二 交友帮手)
七(1)班组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计划邀请(2)班任课教师李老师参加。负责此项任务的小组为此设计了一张邀请卡:
这张邀请卡中的四个画线词语,哪一个使用不恰当?请指出并改正。
我选词语 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 。
(活动三 交友俗语)
俗话说,“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上厕所”,小明同学不理解这话的意思,请你为他解说,要求在解说的过程中再引用一句意思相同的俗语或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5)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风清气正,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可用《次北固山下》一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
(6)子夏曰:“ 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8)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9)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毕业时你送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我们旅行社在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 广大文学爱好者可以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
D. 小王和小张是高中同学,毕业后一直没见面,今日一见,小王高兴地说:“久仰久仰”。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爸爸手术做得很好。
B. 他虽然病得很重,但并不是不可救药。
C. 经过大家的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安静,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 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