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

写作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一段温暖的旅程 成长,如一串串贝壳,串联的是温馨的回忆;成长,如一块块糖果,蕴藏着的是幸福的滋味;成长,如一朵朵浪花,拍打着的是温暖的旅程。 和煦的阳光像一只慵懒的老猫,倾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我懒散地睁开疲惫的双眼,扑鼻而来的香味使我的睡意烟消云散。我来到厨房门口,便在那朦胧的水气里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是母亲。她一会放盐,一会洗碗,一会看看火候。我走到她的身后,她也浑然不知。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粒一粒地从母亲脸上滚落下来,头顶在金黄色的渲染下,映出一缕不和谐的白。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平日里的劳累,仿佛听到了母亲夜里急促的咳嗽声,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眼珠布满了血丝。此时,一阵辛酸涌入心田,我别过头,悄悄地拭泪。母亲转过头,手拿一碗冒着热气的银耳汤,那红枣矗立在中央,晶莹剔透。母亲怔了怔,继而又笑着说:“快尝尝!”我与母亲面对面相坐,说:“我不爱吃煮熟的红枣。”母亲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眼神里充满了焦虑,反复搓着双手,小声嘀咕着。但我一口吃下了那颗红枣,温暖无比。 那感觉就像从冰川上冲出的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灵;如雨过天晴后的一架彩虹桥,喜悦充斥着我的内心;如轻盈的春风拂过脸庞,轻松代替这一切。窗外,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在母亲脸上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母亲笑了,如夏日的阳光,无比灿烂,在红红的脸颊上,两处明显的小酒窝钻出了沉睡已久的世界,面对和煦的阳光,又蹦又跳,迟迟不肯离开。 母亲,感谢你,在我寒冷时,您的银耳汤温暖无比;母亲,感谢您,在我熬夜时,您的陪伴温暖无比。您的爱如春日里的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灵;如夏日的蝉鸣,环绕着我的心灵;如秋日里的鲜花,清香着我的心灵;如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灵。 母亲,是您让我在成长的路途中不再寒冷,我的成长路程因为有您而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作文标题“一段__________的旅程”。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如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我们可以写成长的旅程、爸爸妈妈陪伴的旅程、在大自然里的旅程,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方向。我们可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一段经历,也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植物或者动物的一段经历,第三种思路更容易出新,获得看卷老师的青睐,容易获得高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昆虫记》,完成以下习题。

1.下列昆虫中,受到蝎子毒攻后,坚持时间最久的是(    )

A. 螳螂    B. 蜘蛛    C. 千脚虫    D. 蝗虫

2.《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3个出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难堪的风景

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调查: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处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 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选自2015年3月24日《浙江日报》)

1.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引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内容。

B. “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珍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C. 文中的插图,描绘了行驶中的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酒瓶砸中的场景,意在配合这则新闻,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

D. 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2.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 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蔡资深古民居群》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蔡氏古民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地处南安官桥镇,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完工于宣统三年,历时近50年。现存汉式古建筑16座,有序地分布在15300平方米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通长200米,南北通宽100多米。轴线取南偏西五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实为最佳朝向。整个建筑设计独特,布局严整,精工巧饰,气势恢宏。远远望去,就像整齐精致的城郭,红墙碧瓦,蕴秀其中,那屋顶连成一片,似海浪汹涌起伏。

②古民居的主体建筑为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座座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砖雕.石雕,细腻逼真,富有立体感。门墙厅堂书画点缀,施色有墨彩金素,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篆.隶.行.楷各具韵味;雕琢的图案中,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故事、山水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匾额如书卷.扇.菱,别具一格。门窗圆拱菱方,形式多样,窗棂镌花刻鸟,千姿百态,装饰巧妙。

③建筑群体中的12座主体民居,面积适中,布局规整。东部七座成一排两列组合,由南向北纵深,前后平行;之间留有约两米宽的防火通道,笔直贯穿,透视感极强。西部四座成两排组合。其中一座在整个建筑群体中布局完整,功能齐全:东西两侧各设院门,入内是一宽大石庭,庭北正屋两进,东西护厝,大门居中,额书“莆阳世胄”;庭南有倒一列,为佣仆所居。整座建筑占地1250平方米,规模不算最大,但轴线完全对称,等级分明,十分庄严。

④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举世罕见,它既突出闽南建筑工艺特色,又融入西方建筑风格,极具艺术观赏性和社会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蔡氏古民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1977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行六人专程到此考察,迪安博士说:“如此壮观的古民居建筑群,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家郑孝燮对此直呼“真是相见恨晚啊!”

(摘自《泉州古厝》有删改)

1.蔡氏古民居群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文末引用两位专家的赞语有何作用?

3.下面对文章写法的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以“总-分-总”的方式结构文章,分说部分先介绍古民居群主体建筑的装饰特色,再介绍12座主体民居的规整布局。

B. 将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有机结合,是说明的内容既全面又重点突出。

C. 说明方法灵活多样,如文中划线句,分别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语言非常平实,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不少。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相关习题。

你是你坚强的后盾

里则林

(1)很多时候无须在乎天空的阴霾,因为你就是你自己的太阳。

(2)小时候我特别害怕过马路,因为有一年家里一个保姆带着我过马路去公园玩,当时她看到一辆面包车疾驰而来,她一紧张,就甩开我那正紧握着她的手,自己跑了。我张着嘴傻 愣在原地,然后听到轮胎剧烈摩擦马路的声音,虽然车最终在我面前刹住了,但我还是被吓 晕了。

(3)从此以后我患上了马路恐惧症。那些年,很多人行道上没有红绿灯,所以只要旁边没 人一起过马路,我就会一直站到有人为止。

(4)后来朋友们发现了我这个特点,经常在过马路到中间的时候,集体跑掉。我站在路中 间,挣扎一会,然后掉头回去,虽然走到对面和回头的距离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我就是接 受不了我居然可以一个人从马路这头走到那头。

(5)朋友们笑完以后,又会从对面无奈地走回来,再带我过一次马路。 (6)二年级的时候,体育课上有一条小蛇从草丛里爬了出来,一大群小伙伴作鸟兽散,我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冲上去对着那条蛇踩了十几二十脚,整条蛇被踩成了蛇干。大 家都为我鼓掌,但我一点得意的感觉都没有,因为我不敢一个人过马路。

(7)三年级的时候,小伙伴们都在讨论青蛙好恶心,打赌谁敢抓一只青蛙放在自己手掌上, 此时我默默地从草丛里出来,看着大家,然后从裤袋里掏出一只癞蛤蟆。小伙伴们又作鸟兽 散。但我仍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牛,因为我不敢一个人过马路。

(8)也许很多人都不相信,但这的确成了我童年比较大的一个困扰,夜深人静时看着窗外, 我会觉得很羞愧。为什么我一个男孩子,却不敢一个人过马路?

(9)直到五年级,每次过马路,朋友们都挤眉弄眼地互相递着眼色,机智的我早已看穿, 于是我绕道走人行天桥……

(10)我曾无数次在吃完饭后,走到楼下,看着面前车来车往的马路,深吸一口气,下定 决心今天要走过去,然后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接着会下意识地一个转身,回到原地。这时心 里就会非常失落,那种失落,我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

(11)直到后来我生了场大病,在一个午后,一个护士姐姐又来给我打针,看着我满手的针 孔,有点痛心,问我疼吗。我说扎的时候疼。然后护士莫名其妙地对我说了一句:“很坚强 啊,小朋友,你真是你自己坚强的后盾。”

(12)我烧得头昏脑涨,听不太懂这句话,我对着护士不解地“啊”了一声。 (13)她又耐心地重复:“我说,你是你自己坚强的后盾!”然后我看着她默默地给我打完一针,目送她离开。

(14)那天傍晚,我走出病房,看着医院门口的一条大马路。我走到斑马线前,看了看对 面,又看了看满手的针孔,心里反复默念着一句“你是你坚强的后盾……”

(15)然后深吸一口气,径直往前走;中途有车,我就在马路中间停了下来,车过了,我 又继续走,几秒钟后走到了对面。我抬头看着正前方的医院大门,接着又走了回去。最后盯 着眼前的大马路,我不禁大哭起来,感觉许多年的压抑和挣扎都释怀了。我再也不是一个不 敢独自过马路的男孩子了。

(16)第二天,我的烧退了,也不吐了,下午就出院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好了, 更没有人知道我竟然会因为害怕一个人过马路,纠结了半个童年。

(17)从那天以后,我也不会再抓一些恶心的小动物在手里,就为显示自己胆子很大;现 在想起来,无法直面心中的恐惧,反而会越逞强就越显得懦弱。

(18)以后的日子偶尔害怕紧张的时候,我会想,现在有比小时候一个人站在马路中央的感觉更可怕吗?然后我就放松了许多。

(19)真正的坚强也许并非刀枪不入,永远不会受任何伤害,而是被伤害以后,仍能直面 内心最大的恐惧并走出阴影,做一个坚强的人。

(20)所以这荒.诞.到难以想象的故事,总是在我变得懦弱的时候连同那句“你是你坚强的 后盾”一起,跳进我的脑海。

(21)回到许多年前,如果我没有多问护士姐姐一句,然后把那句话深刻地记在心里,没 有念念不忘地无数次去直面一条对我来说仿佛没有尽头的马路,我一定还会习惯性地懦弱, 那么我现在可能拥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轨迹。

(22)人不会太孤单,但许多路,你可能需要自己走。但是没关系,因为你是你坚强的后 盾。

1.第(3)段“从此以后我患上了马路恐惧症”,请找出“我”对马路的恐惧的具体表现。

2.简要概括(6) (7)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划线句子的作用。

3.划波浪线句子“最后盯着眼前的大马路,我不禁大哭起来,感觉许多年的压抑和挣扎都 释怀了”中的“盯”是否可以改成“望”和“看”,为什么?

4.文章结尾两段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5.第(20)段作者说这故事“荒诞到难以想象”,你认同吗?请从文中找出两处情节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释)①文首:头部有花纹。②其鸣自詨:它的鸣声是呼叫自己的名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甚矣,汝之不

(2)惧其不

(3)有鸟焉,其如乌

(4)以于东海、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如土石何/有鸟焉,状如乌    B. 河曲智叟亡应/堙于东海

C. 河曲智叟笑止之/溺不返    D. 虽我死/常衔西山木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4.试分析愚公与精卫精神的相似之处,两则故事共同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朴素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