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青花瓷 ①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青花瓷

①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②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唐代以前,中国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从烧制三彩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纯兰彩几近相同的“青花”烧制技术,到了14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元代至顺治年间,河南巩义黄冶窑的“唐青花”烧制技术,突象遇到一夜春风,致使千树万树“青花”怒放。元代的景德镇瓷窑,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遍地烧起了“青花瓷器”,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

③到了明代,特别是明永乐朝开始,由于海禁开放,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中亚、西亚两地区的贸易关系,而且还带来了“苏麻沥青”的钴土矿,这种钴土矿含有高量的铁,而锰的含量相对较少,在还原气氛中呈美丽宝石蓝色,使得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呈现独有的特点。由于钴土矿成分中含铁量较高,往往在青花瓷器中出现斑点,俗称“铁锈斑”。铁锈斑青花瓷器由于难于仿制,反而更加珍贵。

④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式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式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式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⑤民间青花是来自民间、淳朴活泼的一种青花瓷器装饰形式。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杂树,一个山坡,一条小溪,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美景描绘的意趣无穷。

⑥青花瓷是古代釉下彩绘的巅峰,其清幽淡雅的呈色以及丰富多彩的图文装饰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青花瓷创烧、演进、传播的历史及鉴定辨伪历来是学界和藏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青花瓷无疑是中国古代釉下彩绘瓷中产量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品种,对海外一些国家的陶瓷生产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⑦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穷的意趣,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收藏青花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其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1.本文说明了青花瓷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2.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这种钴土矿含有高量的铁,而锰的含量相对较少。”中“相对”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 青花瓷的发展历史、青花瓷的种类、青花瓷的收藏价值。 2. 举例子,举画山水小景的例子,说明了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 3. 不能删去。因为“相对”起限制作用,是说和铁的含量比起来,锰的含量较少,如果删去就和原意不符了,使用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说明对象及基本特征等。文章②③段说明了青花瓷的发展历史;第④段“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式种类繁多”说明了青花瓷的种类;第⑤段说明了青花瓷的特点;⑥⑦两段“收藏青花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其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说明了青花瓷的收藏价值。 2.本题考查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题时要熟练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以及其作用。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如画山水小景……”举画山水小景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划线处前一句“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有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如“相对”起限制作用,是说和铁的含量比起来,锰的含量较少,如果删去就和原意不符了,说法就绝对了。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愚公移山》)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节选清代袁枚《卖蒜老叟》)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石垦壤    头曰:“晚生知罪矣。”

B. 九十    焉置土石

C. 跳往助    旁睨而揶揄

D. 杂然相    陷入尺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 一反焉(始:开始)

C. 观者如(堵:墙)    D. 老人鼓腹之(纵:放开)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 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 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 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个典型的低头族,自言“每五秒钟,就会查看一次手机”。

(1)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2)假如你是一位志愿者,你将如何规劝这些“低头族”?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施颖读完《昆虫记》后,做了如下整理,判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①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                ____

②被同类吞食的朗格多克蝎子总是雌性蝎子。    ____

③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辛苦的生产者却是蝉。  ____

        A                    B                   C                       D

(2)以上王桑榆同学整理的一些关于昆虫的图片,其中有两种昆虫是善于装死的,将序号填入下面横向中并写出其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二章》)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⑤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_____》)

⑦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