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个典型的低头族,自言“每五秒钟,就会查看一次手机”。
(1)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2)假如你是一位志愿者,你将如何规劝这些“低头族”?
名著阅读。
(1)施颖读完《昆虫记》后,做了如下整理,判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①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 (____)
②被同类吞食的朗格多克蝎子总是雌性蝎子。 (____)
③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辛苦的生产者却是蝉。 (____)
A B C D
(2)以上王桑榆同学整理的一些关于昆虫的图片,其中有两种昆虫是善于装死的,将序号填入下面横向中并写出其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二章》)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⑤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_____》)
⑦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平江路,这一条 (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 (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形的苏式街巷。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 (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 (shì)雅至的生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 mián)延 ②浓____(yù) ③___(sù)说 ④闲____ (shì)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 改为 _____ ②_____ 改为 _____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关注生活,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因为那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愉悦的……
请以“寻常的日子也芬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
1.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 “为之感动”的原因。
贫贱但不卑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老越有用。
2.品析语言。
(1)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析加点词)
(2)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选文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与链接材料都抒写了对歌咏对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主题。请你说说它们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何不同。
〖链接〗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