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③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⑤弼:纠正。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停一处)

今齐地方千里

2.下面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是逐之也              ②扶苏数谏故

B. ①时时而              ②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①臣知不如徐公美        ②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 ①皆以美徐公            ②莫不有求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能讥于市朝

(2)寡人之耳者

(3)高缭之夫子三年

(4)未尝弼吾

4.翻译句子。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

5.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

 

1. 今齐地/方千里 2. A 3. (1)指责别人的过错 (2)使……听到 (3)侍奉 (4)过错,过失 4. (1)命令刚下达时,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高缭在晏子那里做官,晏子赶走了他。 5. 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 高缭:侍奉三年,无所作为,没有提出任何建议。 启示:做人要敢于担当,对职责之内的事要有所作为;我们要敢于并善于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朗读节奏的划分。注意先明确意义,按照意义和文言习惯划分。做本题时注意“地方”指土地方圆,主谓划分停顿。应为:今齐地/方千里。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都解释为“因为”。B. 间或、偶然/ 私自、偷着。C. 确实,实在/如果,假使。D. 比/向。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词义的识记能力。平时要认真分类识记文言词语,注意辨析用法的变化。注意本题中 “闻”译作“使……听到”,使动用法。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翻译后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文从字顺,简洁凝练。注意“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逐(赶走)”等关键词的翻译。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对比分析。邹忌采用讽谏的方式,在进谏时讲究策略、方式,从自身作比,用类比的方法,从侧面进行劝谏。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的启示为:要敢于并善于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高缭遭晏子驱逐的原因是“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启示我们:做人要敢于担当,对职责之内的事要有所作为。 参考译文: 【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乙】高缭在晏子属下做官,晏子把他辞退了。随从的官员们向晏子提出劝阻,说:“高缭已跟你做了三年的工作,一直没有给他一个贵族的封号,而且还要辞退他,这在道义上讲得过去吗?”晏子说,“我(晏子名婴),是一个狭窄浅薄的人,要大家都像撑开大网的绳子那样,拉紧了,这张大网才能稳固,才能立国。到现在为止,高缭在我身边工作三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纠正我办事失误的话,所以把他辞退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校一初三学生设计的“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宣传画,这幅公益广告画曾“戳中无数人的泪点”。

(1)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画面的主要内容。    

(2)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说这幅公益广告画为什么“戳中无数人的泪点”。

(3)为这幅广告画拟一个标题。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⑴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西游记》中,在宝象国,黄袍怪把唐僧变成了狮子。

B.唐僧师徒经过黄冈岭时,遇到一只老虎精拦路,孙悟空、猪八戒与其打斗时,它抓下自己的虎皮盖在卧虎石上,然后化阵轻风掳走了唐僧。

C.《童年》中,乐观纯朴的“好事情”,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小茨冈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D.《格列佛游记》中,“我”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了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⑵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他辛勤工作了八年之久,专门致力于研究一项工程:从黄瓜里提取阳光,然后将阳光密封在玻璃瓶里,遇到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将阳光放出来,温暖空气。他说,他有信心,再过八年,就能以合理的价格把阳光卖给长官的花园了。

①该选段内容是格列佛在_________国看到的现象,在此像这样荒唐的研究还有很多,请再列举出两项。

②格列佛此前在大人国曾被农民带去城里表演赚钱,后来为什么又被卖到王宫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B. 繁星密布,皓月当空,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C.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