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猩猩嗜酒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①之人设以醴尊②。陈之饮...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猩猩嗜酒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注:①麓:山脚下。②醴尊:醴,甜酒。尊同“樽”,酒杯。③履:鞋。④属:zhǔ,连接。⑤差:chā,稍微,比较。⑥唇吻:指嘴。⑦爵:古代的一种酒杯。⑧⑦蹈藉:践踏。⑨就挚:被拘囚。絷zhí,拴,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兽之好者也

(2)骂而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4)元方入门不

2.翻译下列句子。

(1)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

(2)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3.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示?

 

1. (1)喝酒 (2)离开 (3)在门外 (4)回头看 2. (1)编了很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 (2)可是最终免不了一死,是贪婪造成的。 3. “贪婪者没有好下场”或“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意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酒”,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意为“喝酒”;“去”,古今异义,今义为“表行动意向,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门外”,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意为“在门外”;“ 顾”, 古今异义,今义为“照顾”,古义为“回头看”。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 履,鞋;属,连接。 (2)卒,终于,最终;贪,贪婪。 3.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启示的能力。首先要理解文章主旨,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文章最后点明了主旨,即“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告诉我们贪婪者没有好下场。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贪婪的坏处和要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即山脚下的人的角度来谈,人们想捉住猩猩,以酒来诱惑,可得出“要想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然后结合实际,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要想得,必先舍”。 参考译文: 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动物。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着大大小小的酒杯,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它们连设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都知道,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不久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酒呢?不过要小心,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可是过了一会儿,它们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酒,喝完酒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唇边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它们就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这一回事。它们喝醉了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玩耍,还把草鞋拿来穿上。就在这个时候,山脚下的人就跑出来追捕它们,它们相互践踏,一个个都被人捉住了,无一幸免。后来的猩猩也是这样(被捉住)的。 猩猩可算是很聪明的了,知道憎恨人家的引诱,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都是贪心造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那风雨中的清洁工地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幼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请你仿用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表达)

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切你会怎么说?

3.(国学运用)

探望李妈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有所养。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查看答案

下面四句话中有两句有语病,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并加以改正。

(1)南京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2)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3)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4)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

B.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

D. 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6)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7)青女素娥俱耐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霜月》)

(8)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籍《秋思》)

(9)愿君学长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10)行远必自尔,__________________。(《礼记·中庸》)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