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各一丈为一堵。
1.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与步于中庭(漫步)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
C. 轼诣武卫营 (去)
D. 卒全其城(终)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4.甲文除了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阅读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中回应了诗题里“招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颈联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
(1)课上,同桌李华精神不振。课后问他,原来是昨晚上网时间过长。你这样劝说他:
(2)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9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承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标题党”现象的发生,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
修改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句子。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
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
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⑤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
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主旨。
(1)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机盘旋,炮火轰鸣,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B. 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风平浪静的。
C. 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坚定不移,采取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