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以乘城,妇身自㸑①以享众。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大笑。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侃遽登城。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诏迁侃太平令。
(注)①: 㸑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 两狼之并驱/如故
C. 侃/为项城令 D. 非如/吏民生此土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
B. 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 李侃号召官员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 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女烧火做饭,搞赏官兵。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坟墓存焉 焉: ________ ②项城父老义不下贼 义: ________
③人谁肯固 固: ________ ④侃遽登城 遽: 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初三某班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拟写主题。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结合语境,补全下面主题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2)活动二:设计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①办专题板报 ②写话题作文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畅谈感悟。面对挫折,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答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请在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 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 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 《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4)__________,在水之涘。(《蒹葭》)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7)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礼记·学记》)
(8)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9)晓雾将歇,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