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使用正确。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使用正确。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使用正确。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4)__________,在水之涘。(《蒹葭》)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7)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礼记·学记》)

(8)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9)晓雾将歇,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宇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相信自己吧!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吧。把自己的心智公之于众,并努力实战。因为()藏在人身上的潜力是无尽的,你能胜任什么事情,不但别人无法知xiăo(),而且若不动手尝试,你对自己的这种能力也会一直蒙()不察。只要做到这样,自己拔cuÌ()超群就更有可能.。

 

查看答案

生活中,“幸福”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切微小,难以察觉。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 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2)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阅读赵廷河的《天寒又见梅花开》一文,回答小题。

①也许是受古代文人的影响,我一直喜欢顶霜傲雪的梅花。

②进入腊月,天寒地冻。太阳挂在空中,很明艳,却总好像放不出一点热量的光芒。一排排落尽树叶的杨树树梢吱吱地奏着寒冷的冬曲,更加衬托出寒彻刺骨。街上行人渐稀,都给寒冷的北风逼仄到温室里去了,只剩下一天一地的寒潮。这时日,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降临,那真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天寒又见梅花开。我家室内阳台上的那株腊梅又开花了。正所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花诗意盎然的气息。

③到过广州南雄梅岭的游客或许知道,在梅关古道南坡的“半山亭”旁,安放着一块勒石,上面镌刻着何香凝的一首《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初绽的梅花让何香凝想到北伐战争的艰难曲折和革命志士的坚定的革命精神。1926年12月7日,何香凝来到广东大余县时,正值冬日,梅岭为大雪覆盖,只有红白的梅花盛开,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何香凝,以致她在岭下等船时,又独自返回梅岭观赏。梅花傲立雪中,悄然开放,何香凝感慨无限,赋诗一首《重游大庾岭》:“十月重观岭上梅,黄花笑雪傲霜开。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表达了自己相信革命终有一天要胜利的信念。

④见过梅花绚丽灿烂之后,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感受了梅花的孤清高洁,见过梅花报春而后隐去,这些,与人的品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烦忧、离愁都暂时隐退,心里盈满的就会是春的消息。梅开与不开,也总会让人生发缤纷的联想。“乱写梅花纵复横,千株万株虬如铁。”这是当年武将彭玉麟看梅的感觉。“霜月正高花下饮,酒阑长啸过梅关。”陈元晋对月饮酒后,酒壶一甩,吼着嗓子走向了梅关,这是文人的感觉。清代著名词学家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之一):“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香雪”,指梅花,他说我有江南的铁笛,我要靠近一枝香雪的梅花,而且要“吹彻玉城霞”,使我的笛声一直飘到天上,飘到“玉城”的云霞之中。张惠言说,因为我受了感动,所以我要让铁笛声音一直传到天上的玉城,让那玉城上的云霞都受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啊!

⑤我赞美梅花,我崇尚梅花高洁的品格。由此,我联想起一位同学向我讲述他单位一位女同事孝敬公婆的感人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叫王梅,在高密一家金融部门工作。一听她的名字,就让人想到梅花,她的人品犹如梅花。那是去年冬天梅花盛开的时节,她的年已80岁的婆婆被摔倒跌成重伤造成骨折,卧床不起,需要照顾。她的85岁的公公因腹部主动脉血管瘤,亟需手术治疗。这当儿,工作上一向要强的王梅,一边劝身体还在养病的丈夫,一边联系潍坊人民医院需手术治疗的大夫。等到潍坊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已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公公作为85岁高龄虽然手术成功,但身体极度虚弱。三天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公公拉尿在床,都由她一个人收拾,不明内情的病人家属夸这位老人有个“好闺女”!过年回家后,需要24小时看护,这副重担又几乎全部落在了这位柔弱的女子身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对王梅来说,“公婆就是俺爹娘”。在她看来,“照顾好公婆,才是俺做儿媳的本分呢!”有同事这样赞美她道:“王梅心中有大爱,困难面前不言败;伊人心中有大德,绚丽梅花朵朵开!”

⑥别样梅花别样情。辗转斗室,静观梅花,无言诉说着倾慕,尽情享受着心灵的纯净安然。此情此景,我的情牵梦绕,我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1.请阅读第④段,分点简述梅花给人带来的影响。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第③段的作用。

4.文章以“天寒又见梅花开”为标题有哪些作用?请分点简析。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

(1)本文中的第⑤段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请简析这样的设计在各自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本文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背影》,完成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加粗的“蹒跚”能不能改成”慢慢”,为什么?

2.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外貌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3.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

4.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又”字用的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