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

 

【描述】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解析】 解答本题需认真阅读题干,然后观察漫画,然后分析漫画内容,根据漫画内容挖掘漫画寓意,最后尽量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漫画内容和漫画寓意,要注意内容得当,语言连贯,不超过字数限制。本题是一幅漫画,漫画描述了一个人被分为两半,他的上半身很肥胖,西装革履,趾高气扬,一只手举着,另一只手正拿着电话打电话,上衣上面写着“生活水平”,下身很瘦吧,穿的裤子也破了,正大步走着,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的字样,根据漫画内容可以看出,这幅漫画要揭示的寓意是“社会发展了进步了,但是有些人的生活水平和道德标准不能同步,道德标准仍停留在比较贫瘠的水平上”;根据对漫画的观察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漫画内容,根据漫画内容可以揭示漫画寓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查看答案

关于《昆虫记》,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分别是(       )(       )

A.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B. 萤火虫吃蜗牛时,先把蜗牛分割成一块一块,再咀嚼品味。

C. 《昆虫记》中“两种稀奇的蚱猛”是指恩布沙和白面孔螽斯。

D. 有一种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虫子,它的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缠着“青铜”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它的名字叫金蜂。

E. 母狼蛛背着小蛛们活动,至少要经过几个星期。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ōu 歌美好、神圣、庄严,鞭 tà丑陋、污、邪恶……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小说表现的对象。古代诗文以ruì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和担当,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填字

 

 

 

注音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A)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B)但不知怎的,我总是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的一个。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播。  

他的照像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增加了勇气,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出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来。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的同学本学期在课本里学了他的一篇文章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篇文章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收录在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A)注重表现藤野先生那些特点?其中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3.选文(B)中的“正人君子”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又指代谁呢?

4.请结合选文之外的其它情节,谈谈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查看答案

查尔斯

劳瑞上幼儿园那天起,我心里明白生活从此要发生些变化了。

他回家时把前门砰的一声推开,帽子先扔了进来,嗓门变得粗声粗气:“有人在家吗?”

午饭时他出言不逊,打翻了小妹妹的牛奶。“幼儿园里怎么样?”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

“还行。”

“你学到什么东西了?”丈夫问。

劳瑞冷冷地翻了丈夫一眼,说:“没有学任何东西。”

“但是老师打了一个孩子的屁股。”

我问:“这孩子是谁呀?”

  “查尔斯,”劳瑞想了片刻回答,“他淘气。老师打了他的屁股,还罚他站。哦,他太淘气了。”

“他干了什么啦?”我追问道,但是劳瑞已经爬下椅子拿起一块饼扬长而去。

第二天吃午饭时劳瑞一坐下就宣布:“查尔斯今天打老师了。”

  “天哪!他又挨打了吧?”

“他当然挨打了,”劳瑞转向他父亲,“瞧这儿!”

他父亲抬起头:“干嘛?”

“往下看--看我的大拇指!唉,你真是个大傻瓜。”他哈哈大笑起来。

我赶紧岔开:“查尔斯干嘛打老师?”

“老师要他用红蜡笔画,查尔斯偏用绿的,他就打老师了,老师就打他屁股了。老师还不让别的小朋友跟 他玩,可是有的小朋友还是跟他玩。”

第三天,查尔斯在玩跷跷板时把一个小女孩的头撞出血了,课间休息老师不许他出去玩;星期四查尔斯又被罚“立壁角”,因为他在故事课上不停地拿脚跺地板;星期五查尔斯乱扔粉笔而被剥夺了写黑板的权利。

星期六我同丈夫商量说:“把劳瑞放在幼儿园里看来并不好,这个叫查尔斯的孩子,听上去可对他没什么好影响。”

“没事,”丈夫安慰我说,“世界上总有像查尔斯这样的人,晚碰到不如早碰到。”

星期一,劳瑞回家比往常晚:“查尔斯今天给留下来了,所以大家都回来晚了。”

“这个查尔斯长得什么样?”丈夫问。

“他个子比我大。他没橡皮。他从来不穿外衣。”

星期二,劳瑞突然告诉我们:“有个人今天来看老师。”

“是查尔斯的妈妈吧?”丈夫和我不约而同地问道。

“哪儿啊,”劳瑞不以为然地说,“是个男的,老师请来教我们做体操,教我们用手碰脚尖。”他爬下椅子,蹲下,手碰了碰脚尖:“看,就这样。”他又坐回椅子上,拿起叉子,变得严肃起来:“查尔斯连体操也没做。”“查尔斯连体操也不愿做吗?”

“哪儿啊,查尔斯跟老师的朋友捣乱,老师不让他做了。”

“你说他们会拿查尔斯怎么样?”丈夫问他。

劳瑞煞有介事地耸了耸肩:“开除他,我想。”

星期四,劳瑞吃午饭时严肃地报告说:“查尔斯今天可真不错,老师奖给他一个苹果。”

丈夫小心翼翼问了一句:“你是说查尔斯?”

“对。他帮老师分蜡笔,收本子,老师说他是个好帮手。”

“怎么会呢?”我满腹狐疑地说。

“他帮了老师的忙,就这么回事。”劳瑞耸了耸肩。

当晚我问丈夫:“你相信吗?查尔斯真能改邪归正?”

“你等着瞧吧,”丈夫讽刺地说,“像查尔斯这样的孩子,还不定又要使什么坏呢。”

丈夫似乎没有言中。又一星期过去了,查尔斯还是老师的帮手,他每天分东西收东西,再也没有小朋友因为他而被放学后一起留下来了。

我和丈夫都想见查尔斯妈妈,问问查尔斯怎么会变好的。

但就在那个星期的星期五,查尔斯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因为讲脏话,被老师洗了一脸的肥皂水。

星期六的家长会上,我坐立不安,急切地想见到查尔斯的妈妈。环视着周围那些安详的脸,但是谁看上去都不像是家里有个查尔斯的样子。会后我认出了劳瑞的班主任,她手里拿着一杯茶和一块巧克力饼,我手里拿着一杯茶和一水果糕,我们慢慢向对方走去,微笑着。

“我一直想见见您,我是劳瑞的妈妈。”

“我们对劳瑞都很感兴趣。”

“哦,他真的很喜欢幼儿园,他回家老说起幼儿园里的事。”

“开始的那两个星期他有些不习惯,”班主任认真地说,“但他现在表现不错,是老师的小帮手了。当然了,有时他也还会犯点小错误。”

“劳瑞一向挺能适应环境,我想他是受了查尔斯的影响。”

“查尔斯?”

“是呀!”我笑着说,“有查尔斯这样的调皮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你一定忙得不可开交吧?”

“谁是查尔斯?我们幼儿园里没有叫查尔斯的呀!”(有删改)

1.“查尔斯”在幼儿园中的表现一直牵动着“我”的感受,请概括他的表现和“我”的感受的变化过程。

“查尔斯”在幼儿园中的表现

我的感受

查尔斯总是淘气被罚

查尔斯偶尔又犯了一些小错误

更加担心起来,急切地想见他妈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瑞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劳瑞冷冷地了丈夫一眼,说:“没有学任何东西。”

②丈夫小心翼翼问了一句:“你是说查尔斯?”

4.“谁是查尔斯?我们幼儿园里没有叫查尔斯的呀!”小说这一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全文谈谈结尾在情节和主题上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