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文中第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按从_____到_____的______顺序,层次分明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层次的景物。
3.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⑧④⑤/⑥
4.这段文字主要描绘( )
A. 山上秀美的景色 B. 冬天小雪的秀美 C. 雪后山景的秀美
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受其货②而不加治。无何③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④勿逐守瞋恚⑤既甚,吐墨血数升⑦而愈。
(注释)①差:病愈 ②货:财物 ③无何:不多久 ④使:使者,指郡守派出去的人 ⑤瞋恚(chēn huì):愤怒。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何弃去/太丘舍去
B. 盛怒则差/则是无信
C. 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温故而知新
D. 郡守子/对子骂父
2.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郡 守 子 知 之 嘱 使 勿 逐 守 瞋 恚 既 甚
3.为治好郡守的病,华佗采用了什么方法?
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去后乃至
2.翻译句子
(1)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综合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人物描写方法,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B. 文中的“友人”言而无信却有指责他人,但受到批评后知错能改。
C. 远方的言行表现出良好的家庭教养和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D. 本文语言朴实、剪裁得体,没有刻意地运用写作技巧,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后面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沉淀你的智慧;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阅读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B. 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小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C. 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该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D. 联合国大会曾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请修改下面两个病句,并将修改好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1)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车票二维码虽然具有很强的防伪、保密功能,但通过专用识读软件仍能读取,不法分子一旦掌握旅客个人信息,很可能开展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