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①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①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②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③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④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⑥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⑧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辩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⑨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

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简析选文①~④段引用诗文和传说的作用。

2.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 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C. 清人蒋世栓《费生天彭画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

D. 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3.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仿照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1.点题,引出说明对象;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 2.B 3.举例子、打比方。列举了兔唇蝠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进一步说明“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示例: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引用史料或是诗句的作用的理解。说明文中常引用史料或是诗句,作用有二,一是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文学色彩,二是为文章提供有力的佐证。选文①~④段引用诗文和传说的作用是: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分析错误,文中并没有介绍蝙蝠的药效。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选文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说明“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音jué,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唯汉阳阎忠之       异:诧异

B. 遇叛敌             道:在路上

C. 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

D. 吾受国恩,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迎天子置营中

A. 而两狼并驱如故(《狼》)

B. 览物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C. 何陋有《陋室铭》)

D. 不以其道(《马说》)

3.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

B. 中轩敞者为舱     (《核舟记》)

C. 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

D.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

B. 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

C. 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

D. 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词语解释

无与为乐者 ②相与步于中庭

2.句子翻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

4.“闲人”一词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

 

查看答案

入  直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注释)①入直:入宫值班。诗人时任右丞相。②敕使传宣:皇帝派使者传令,召诗人询问国事。③玉堂:指翰林院。

1.本诗写得简约、真挚。“敕使传宣”“_________”“归到玉堂”是直叙其事,“________”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2.请描述“月钩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现的画面。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唯愿当歌对酒时,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

(3)①《水调歌头》中寄寓作者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距离无法隔断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彩虹不只是雨后天晴挂在天空的那道美丽的自然光彩,它还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是心中美好的憧憬,是走出阴霾的阳光,是催人奋发的良剂,是取得成功的欢欣……请以“又见彩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