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赏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 前句从视觉上描写了军旗上的彩画都的黯然失色的样子;后句从听觉写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2.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解析】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要答出诗句描写的角度及对表现诗歌主题的意义。 2.主要抓住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分析。这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名著《呼兰河传》回答下面问题。

(1)有二伯性情古怪,请列举至少两件事。

(2)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上面描写的这个人是谁,读完整篇小说,她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能辜负老师们殷勤地期望。

B.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 观看日出时,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D. 未来世界的竞争决不仅仅是顶尖人才的竞争,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是儒家经典之一。

B. 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C.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D.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查看答案

在下列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欢》

(2)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晏殊《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岳阳楼记》

(5)自康乐以来,_________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6)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 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故逐之。左丘明《左传》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美观。

Xīngsōng______ 

pósuō________  

灯火lánshān_______ 

diēdàng________有力

shǔ________

wǎng________然  

jīngsuǐ______  

言简意gāi________    

执niù_________ 

dāshàn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