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

请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

题目一: “担当”在《现代汉语调典》(第6版252页)中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请以“担当”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三: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耳边响起            

 

耳边响起那句话 岁月的脚步在不停挪移,曾经,听别人说过和天上的点点繁星那般多的话,可在仓促的时间中渐渐淡忘。往事如风,风来风去,无影无踪。可是那风却怎么也刮不走我铭记在心中最宝贵的一句话,这句话常在我耳边响起。 “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这句话常在我耳边响起,被母亲这样教育,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每当我面对困难时,总是犹豫不决,甚至有半途而废的冲动,而妈妈则会挺身而出,告诉我做人的真谛。 “诶,女儿,回来啦?怎么不把……”妈妈呆泄的看着如离弦之箭一般冲进房间的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了“书包放下”这几个字眼,我不顾一切地跑着。那一天,放学,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关上了门和自己,双眼失神的望着窗外。昏昏沉沉的天,细雨漫天,眼前的风景都蒙上了一层帘幕,叫人看得不真切。这种天气正好伴随着我的心情。我的手紧握着那张破烂不堪的试卷,透过阴暗的光线能看到那用红笔写出的数字。泪珠情不自禁地从我的眼眶里涌出,扑簌扑簌的落下。我哭了,哭在雨雾笼罩着的卧室里。 “笃笃笃。”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虽然并不是很用力的把门敲得摇摇晃晃,但我在着敲门声中感受到了门外的人的急切。 “女儿啊,你在房间里做什么啊?有什么事要和妈妈说啊……”从妈妈颤抖的语气中我听到了焦躁不安。我不想说话,迷茫的双眼正视着前方,我抬起头,弱弱的应了一句:“我没事……” “跟妈妈实话实说,我知道肯定发生了什么,不然你不会一回家就去房间的……”我还想辩解什么,却又咽了回去。我知道,没有人能比妈妈更了解我了…… “恩……”我揉了揉眼睛,小心翼翼的打开房门。妈妈看到安然无恙的我,松了一口气。我把皱皱的考卷递到她面前,生怕她一变脸,我就要去见阎王爷! “原来是这样啊,因为考试差了,所以不敢和妈妈说吗?”妈妈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大发雷霆,我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 “妈妈,我是不是不会学习呀……班里的同学好多都考100呢。”说到这里,我的眼睛又溢出眼泪。 妈妈轻轻抚了抚我的黑发,将下巴靠在我的头上:“傻孩子,世界上没有不会学习的孩子。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考试之前,要努力复习,考试之后,就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定要记住,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 我顿时恍然大悟,那次考试之前,我的确没有好好复习,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风来风去,无影无踪。即使是狂风暴雨,也不及抹去我对这句话的那种难忘,它常在我耳边响起…… 【解析】 试题分析:(1)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担当”。题目中有提示语,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引领人们向思想的深处开掘。何谓“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它需要我们有“铁肩担道义”的气魄,有舍我其谁的大公大勇之心,不计较得失,不踌躇功过,不在乎流言,让自己成为基石,担负起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躲避、不推诿、不迷失。怎样“担当”?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能力和智慧。担当不仅仅是匹夫逞一时之勇,莽夫抒一时之气,它更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判断,有坚实的双肩。围绕“担当”如何选材?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今天,面对国外叫嚣的反华势力,中国人怎样挥舞爱国的大旗,怎样担当起匹夫的责任;面对网络色情泛滥、游戏成灾的现状,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担当。担当是一种行动,面对可以赚得盆满钵的网络游戏,马云用拒绝来“担当”;面对河南农村的艾滋病人和孤童,杜聪用无疆的大爱,陈为军用冷峻的镜头来“担当”;面对被无辜屠杀的中国人,被屡次掩盖、遗忘的历史,王选用正视来“担当”……这些人用不同的行动高唱着同一首“担当”之歌。选择与话题“担当”有关的内容,拟写题目,确定立意,抒写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作文。 (2)这是命题作文,题目是“发现”。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创造性劳动,都要求人们有所发现。我们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发现”是“第一次看到或知道”,是需要凭借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内心情感体验,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发现的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例如妈妈的头上的白发,父亲脸上的皱纹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情感,例如发现了幸福、爱等。文章可写的内容很多,凡是能触动自己的东西都是可以入文的。如:发现风景;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发现了妈妈(老师)的白发;发现了生命的坚强……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3)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耳边响起 ”。半命题作文补题很重要。从题目看,“耳边响起”的可以是现实的声音,也可以是萦绕在自己心头的虚拟的声音。所以,作文前就要考虑是什么声音在自己的耳边响起。可以是父母的叮嘱;可以是老师的教诲;可以是泉水叮咚;也可以隆隆的炮声;可以是飞机的轰鸣……凡是那些声音对自己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内容都是可以入文的。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陆游的《梦至苍溪》,完成小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君           ②自数年之后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予尝古仁人之心   甚解    B. 然则何时而   怏怏不

C. 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 不暇廉耻耳     而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4.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_”。(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A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B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1.依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事件
 

品质
 

亲戚邻居
 

a
 

美好的情趣
 

年轻女子
 

b
 

c
 

拾荒歌者
 

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d
 

 

2.选文第段中,为何不愿带走一朵花儿?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请概括选文题目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的两层含义。

4.请你从划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进行赏析。(提示:可从描写方法、修辞、情感等方面任选角度)

5.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故事让人感动,你身边一定也有类似的人和事,请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写出一例,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微阅读时代更需阅读经典       杨福成

    ①而今,“微阅读时代”已经来临。与正襟危坐捧一本经典厚书来比,微阅读的趣味性是大大增强了,鼠标一动、手机一点,浏览便捷、直观,内容简单、轻松。

②微阅读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

    ③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人心浮、轻文化、重娱乐。这与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疏远了那些能够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书籍不无关系。

    ④曾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演绎了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风景,而现在,我们演绎了什么呢?错字病句连篇的网络小说点击率超万上亿,娱乐八卦、吃泥鳅治病的“养生秘笈”稳坐排行榜……现代人的阅读已经从精神的云端跌落到低谷。微阅读正在消解崇高,远离理想,放置经典名著的书架已经成了博古架。

    ⑤多么浅薄的阅读时代啊!

⑥与微阅读缺乏深度、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甚至低级化相比,经典则不一样,它叫人领悟的是以德润身,以智化身,以神塑身,以“大我”行事处世。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经典阅读。

⑦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我们的精神高度由阅读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⑧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⑨因此,在微阅读时代,我们更需要阅读经典。(原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全文看,阅读经典有哪些好处?

3.解释“荒芜”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4.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举了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排队买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小题。

九年级“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忙修改。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向老师、同学、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暖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