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君           ②自数年之后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予尝古仁人之心   甚解    B. 然则何时而   怏怏不

C. 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 不暇廉耻耳     而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4.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_”。(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1. (1)他的(2)这 2. B 3.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4.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去奢省费, 轻摇薄赋, 选用廉吏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其”是“代词,他的”;“是”是古今异义词,“这”的意思。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求”分别为“追寻”和“要求,追求”;B.选项中的“乐”的意思分别为“快乐”和“快乐”;C.选项中的“之”分别是“代词,指盗贼”和“助词,的”;D.选项中的“故”分别是“所以”和“旧的,原来的”的意思。故选B。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以(因为)、喜(高兴)、悲(悲伤)”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互文的翻译;(2)句中的“安(怎么)、用(使用)、重法(严厉的刑罚)”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解答。①作者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③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心系百姓的生活,关爱民生。用甲文的话来说,唐太宗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A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B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1.依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事件
 

品质
 

亲戚邻居
 

a
 

美好的情趣
 

年轻女子
 

b
 

c
 

拾荒歌者
 

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d
 

 

2.选文第段中,为何不愿带走一朵花儿?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请概括选文题目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的两层含义。

4.请你从划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进行赏析。(提示:可从描写方法、修辞、情感等方面任选角度)

5.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故事让人感动,你身边一定也有类似的人和事,请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写出一例,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微阅读时代更需阅读经典       杨福成

    ①而今,“微阅读时代”已经来临。与正襟危坐捧一本经典厚书来比,微阅读的趣味性是大大增强了,鼠标一动、手机一点,浏览便捷、直观,内容简单、轻松。

②微阅读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

    ③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人心浮、轻文化、重娱乐。这与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疏远了那些能够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书籍不无关系。

    ④曾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演绎了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风景,而现在,我们演绎了什么呢?错字病句连篇的网络小说点击率超万上亿,娱乐八卦、吃泥鳅治病的“养生秘笈”稳坐排行榜……现代人的阅读已经从精神的云端跌落到低谷。微阅读正在消解崇高,远离理想,放置经典名著的书架已经成了博古架。

    ⑤多么浅薄的阅读时代啊!

⑥与微阅读缺乏深度、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甚至低级化相比,经典则不一样,它叫人领悟的是以德润身,以智化身,以神塑身,以“大我”行事处世。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经典阅读。

⑦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我们的精神高度由阅读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⑧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⑨因此,在微阅读时代,我们更需要阅读经典。(原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全文看,阅读经典有哪些好处?

3.解释“荒芜”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4.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举了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排队买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小题。

九年级“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忙修改。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向老师、同学、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暖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指的是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3)鸡声茅店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4)李白的《行路难》中写出诗人在沉郁中奋起,表现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乐观进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