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

文言文阅读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曰:“鄙人不知忌讳。”

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谢:称谢

B. 其后会赵王迁立                     会:恰逢

C. 当是之时                           是:这

D.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       说:同“悦”,愉快、高兴

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后会赵王迁立

A.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B.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C.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

D. 断其股 (《狼》)

3.下列句子,与“良久,召唐让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B.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

C. 汝亦知射乎 (《卖油翁》)

D.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

4.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冯唐有真知灼见,他认为文帝虽然得到了廉颇、李牧,但没有好好任用。

B. 冯唐性情耿直,敢于直谏,他认为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

C. 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他遇到了善于纳谏的贤君。

D. 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1. A 2. B 3. B 4. D 5. ①你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不能在四下无人的场合跟我说吗? ②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兵所虏杀。 【解析】 参考译文: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暑长,侍奉文帝。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一一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过了十年,景帝却位,任命冯唐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访求贤良之士,乡里推举冯唐。当时冯庸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冯遂字王孙,也是一个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A项,“谢”应为“谢罪”。 2.“其后会赵王迁立”中的“其”解释为:指示代词。A项的“其”为:其实,表推测;B项的“其”为:指示代词;C项的“其”为:那;D项的“其”为:代指狼。故选B。 3.“良久,召唐让曰”是省略句,省略主语“皇上”。 B.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 也是省略句。省略主语“狼”。故选B。 4.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然后分析选项。ABC三项正确。D项“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不正确。文中未见其仕途大起大落坎坷不平。 5.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众”当众;“是以”,因此;“灭”, 虏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1.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祥子是________(作者)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文中祥子的“主意”应该怎样正确理解?

A. 老舍 祥子把买车看作自己的一次生日,足可以看出他对买车的重视。

B. 张恨水 祥子用新买的车赚够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C. 老舍 祥子在自己生日这天买了一辆新车。

D. 张恨水 祥子因为买车后很高兴,所以联想到赚钱后犒赏一下自己。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B. 曹先生对祥子很关心,但最终也没能够拯救祥子

C. 夏先生是一个很正直善良的人。

D. “痛苦的活着,委屈的死去”是祥子命运的写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青岛峰会召开期间,你们班打算召开“我为青岛添光彩,青岛有我更精彩”的主题班会,你被选定为主持人。请你拟一段主持语,以把大家带入气氛热烈的班会中。(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青岛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七年级某班进行“话说青岛”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题目。

(1)(民俗青岛)青岛人有许多传统的习俗,请说出你家乡的一种习俗。(概述内容)

(2)(特色青岛)请选择青岛的名优特产对出下联。

上联:青岛海鲜名扬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

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⑥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⑦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岱宗夫如何”一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 “《游山西村-陆游》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