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3)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童恢字汉宗,琅邪姑幕人也。父仲玉,遭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仲玉早卒。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乃辟①之。乃赐被劾当免,掾属②悉投刺去,恢独诣阙争之。乃得理,掾属悉归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论者归美。
复辟公府,除不其③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
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伤,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
注:①辟:征召 ②掾属:部属官员 ③不其: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玉早卒 卒:死亡
B. 复辟公府,除不其令 除:除去
C. 比县流人归化 比:紧挨的
D. 青州举尤异 举:举荐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
B. 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
C. 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
D. 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碰上荒年,童恢的父亲把全部家产拿出来赈救百姓,九族和乡里的百姓靠他全活的数以百计。
B. 童恢再被征入公府,授不其县令,县吏及百姓有犯法禁的,他就依据情况及时告知。
C. 杨赐的案子得到平反后,曾经离他而去的部属官员和童恢一起都回来了。
D. 不其县百姓曾被老虎苦害,于是设机关捕捉,活捉了两只老虎,童恢最终令人放了一只老虎。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乃赐被劾当免,掾属②悉投刺去,恢独诣阙争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盐一世界
盐,这种我们每日必见的白色晶体,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吗?盐和生命的关系,便是其主要元素氯、钠、钾与人体电解质的关系,这三种元素是人体电解质主要成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含有盐分,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液体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都和海水一样。因此,在人体体液这片海水中,盐就成了一种最基本的介质了,它的元素钠在细胞外,钾在细胞内,两者共同捍卫着身体细胞内外压、水分和酸碱值的平衡。
对于人类来说,盐的摄入量不足与过多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盐的摄入量不足,体内钠含量过低,人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视力模糊等症状。可是,现在人们对盐的摄入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且盐摄入过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人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身体暂时所需,一旦出汗过多,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就需要马上寻找盐来补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此外,盐加到食物中能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依赖,并不表明身体真的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的盐。
那么,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盐呢?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6克就够了。简单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活到70岁,5岁前每天的盐摄入量是成人的一半,那么,我们每人一生吃的盐不到15万克。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吃掉的盐折合成500克包装的话,是不到300袋。平均每年大概4袋。据统计,我们现在饮食中盐的食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2.0~2.5倍。因此,就盐类而言,少吃是对的,也是健康的。长期过量食用盐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大、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骨质疏松、哮喘、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高盐饮食所导致盐摄入量过高,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早已成为共识。最近,医学界研究发现,盐摄入过多还可以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长期口味重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当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生产盐类。中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海盐、湖盐、和井矿盐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1.下列哪一项是本文未涉及到的说明内容( )
A. 盐和生命的关系
B. 盐的摄入量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
C. 盐的历史和原料来源
D. 当今中国的产盐量
2.下列关于盐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盐是人体体液中一种最基本的介质。
B. 人对盐的嗜好和依赖,表明了人的身体真的很需要很多盐。
C. 人少吃盐对身体是有益的。
D. 中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3.依据文本,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与小亮在化学课上讨论盐的话题,小明说:“人体体液中,盐是一种最基本的介质,它的元素钠和钾,两者共同捍卫着身体细胞内外压、水分和酸碱值的平衡。”
B. 佳佳放学回家后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在学校跑步出了很多汗,你帮我冲杯盐水吧,多放些盐。”
C. 年近70的张大爷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但他几乎每餐都离不开腌制食品。
D. 日本地震核泄漏后,武汉的张大妈急急忙忙对李大妈说:“快到超市抢购盐去,我们国家的盐不多啊!”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B. 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C. 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
D.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量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自己以免受到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B. 周恩来是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斗终生的光辉榜样。
C.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D.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历数千年风尘侵袭而不败,经几十个朝代变迁而不弃,关键是因为中华民族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②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 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数?
③生命在那些终于要 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A. 扶 缩 挺立 凋零
B. 攀 缩 挺立 凋谢
C. 攀 抬 矗立 凋谢
D. 扶 抬 矗立 凋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