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歼灭击溃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B. 跳水姑娘吕伟“飞天”凌空的-刹那, 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翘首而望、屏息敛声。
C.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
D. 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粗细的丝,和青椒同炒,入口后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 ) 强挺立的一种树!它没有pó suō(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 ( )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
|
|
|
|
|
|
|
|
|
|
|
|
|
|
|
|
|
|
|
因地治宜建设大莫旗,再接再励续写新辉煌。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这一次不一样》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
(2)半命题作文
引领我成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等词语。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现代文阅读
一张温暖的欠条
化 君
晚间散步,遇见同学。她劈头就说,你相信这世上有好人吗?好得犯傻的那种。接下来说了下面的事。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我揶揄道,是不是有人白白塞给你一个大红包?我妈白我一眼,这孩子,妈说正经的,别打岔。
我妈坐在沙发上,自顾自絮叨起她遇见的好人。
当我听见她说“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原本可以不管我的,他却刹住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走吧。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我都觉得啰唆了,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说完,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承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字条,他说字条上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条呢?我妈说扔了。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一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心电图、胸部透视等一系列的检查单拿给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
我一边给我妈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不停地埋怨她,有您这样的吗?一边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可是,一直到我妈出院,我也没找到那个“好人”,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的火气噌噌往上蹿。我用命令的语气对我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个手机号。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兜里摸索起来。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我虎视眈眈地望着我妈,这就是您老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为那人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说这话时明显没了底气,不过为自己讨回点儿面子而已。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不已。这更增加了我对那个“好人”的愤恨。
一天,一个陌生人按响我家门铃,他说他找一个骑三轮的大娘,一个月前他碰了她。不等我火山爆发,母亲急慌着走过来,把他让进屋里。
在我如炬的目光里,他低下了头。
他说他原本打算第二天就来看我妈,可是家里出了点儿事,一直没脱开身……
我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先给我报销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出来打圆场,问那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您接过我的手机号后,骑上三轮就走,我不放心,悄悄在您后面跟着,看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罚款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话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那人说,人是我碰的,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
我马上火了,没好气地说,蒙人的吧,就像那张写手机号的字条一样。
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我换了新号。
同学突然换上一种同情的语调说,你知道吗?他是个残疾人,他的两条腿是假的。为了十万块钱的债务,他竟然打好几份工,什么活儿钱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断了,又没钱换新的。他是坐着轮椅来我家还钱的。
他说,他的两条腿是在一次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本文运用了何种叙述顺序,作用是什么?
3.根据情节的发展,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我”对“好人”态度的变化过程。
揶揄→______→______→愤恨→愤怒→_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说说你对题目“一张温暖的欠条”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
柳 静
①人类被称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命体,具有强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但是你知道吗?地球上竟然有一种单细胞生物的智商远远超越了科学家们的预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只是一团毫不起眼的黏糊物——黏菌,一种已经存在了几亿年之久的真核生物。
②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图,然后在地形图上对应东京几处重要地铁站的地方放置食物。结果发现,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展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竟和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
③那么,这一团黏菌既没有大脑,又没有神经元,怎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设计能力呢?这一切要从黏菌的生物性说起。黏菌为了寻找食物,会先向四面八方延展,定位所有食物位置后,它们便会收缩回来,继而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传输网络将食物联结起来。如此一来,它便能自由自在地通过这些网络来吸收食物的养分,而这些网络的架构也不会太复杂,否则会消耗黏菌太多的能量。
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单细胞生物“科学家”的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呢。
⑤首先是风险评估能力。在实验中,若通往某个食物源的路线只有一条,那就很有可能因发生意外而中断。因此,黏菌会在主要路线旁建立次要路线,以备不时之需,达到了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
⑥其次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给黏菌一些外在刺激,例如吹风或光照,使黏菌的生长受挫。持续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会突然中断这些刺激。而此时的黏菌如同有了记忆一般,会在原本应该出现刺激的时间点减缓生长速度,仿佛能够预测刺激的到来,并以减缓生长速度减少自己受到的损伤。
⑦最后,黏菌是靠每个细胞自动自发地同步脉动来传输外界讯息,并在内部建构一个复杂的认知体系。这套独特的资讯处理方式,不同于电脑或人类的大脑,它是用单一的中央处理器来思考并整理资讯的。毫无疑问,这样的发现即将改变人类未来的电脑和网络形态。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图,黏菌利用光点很快的寻找到食物。
B. 黏菌为了寻找食物,会先向四面八方延展,定位所有食物位置。
C. 黏菌的能量无穷无尽,所以才能完成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D. 而此时的黏菌如同有了记忆一般,会在原本应该出现刺激的时间点加快生长速度。
2.对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
A. 列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黏菌获取食物时间之快捷。
B.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黏菌为获取食物而组建网络的功夫大大优于顶尖工程师。
C. 举例子,列举顶尖工程师的事例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黏菌是当之为愧的“科学家”。
D. 列数字和作比较,准确强调了黏菌在获取食物方面大大优于顶尖人类。
3.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