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这一次不一样》 根据自...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这一次不一样》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

(2)半命题作文

      引领我成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等词语。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1) 这一次不一样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演绎出辉煌的成就,创造出有个性的自我。我希望自己的学识、风度得到别人的赏识与赞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神采飞扬,在领奖台上感受国歌的雄壮。 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大多只能在灯的背后议论,在领奖台前充当观众,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给予艳丽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鲜花诚然美丽,掌声固然醉人,但它们只能肯定某些人的成就无法否定多数人的价值,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学习和生活。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学踢双飞,有人教我怎样踢,还有人教我手脚怎样配合。历经了千辛万苦,我终于学会了踢一个双飞,我练了一个多月的双飞,却怎么也突不破一个的记录。在大家的鼓励下和我不断的努力下,我又一口气连跳了17个双飞,连自己也简直不敢相信。同学们都为我鼓起了掌。这是我第一次超越自我,超越我心中的极限,我觉得我学习也应该像跳绳一样,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极限。 成功的动力源于拥有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和抛开自我。没有生活目标的人,生活的层面十分狭隘。他们总是只关心自己,只关心眼前的一点利益。这种人就像井底之蛙。胸怀大志的人所显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们勇于做一个不一样的我,全力以赴圆自己心中的梦。 也许你只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无声无息,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被人遗忘在那里,可你长久地立在那里,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你是一朵残缺的小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只是一张发黄的纸,一块染色的布,但因为有了你,世间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只要你拥有勤劳的双手,充满智慧的头脑。你就能战胜自我。你就能做一个不一样的我! 让我们都超越自我,做一个不一样的我,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很踏实。 (2) 好书引领我成长 读书之味,各有千秋。阅《红楼》,如啜香茗,回味无穷;览《三国》,似饮烈酒,豪气干云……而给我留下回味无穷之感的书,则是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故事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了著名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建筑。暴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但铁路还是如期修通了,已升为省委委员的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他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看到这儿,我不由得心潮澎湃,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勇敢,顽强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在中考前的复习中,老师发下了不少难度较大的卷子,在那些夜晚,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要放弃,但是,每当我想要休息一下,放下笔走到书柜前,总会瞥见书架上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由得又想起保尔那不屈不挠的钢铁精神。我顿时就来了精神,重新坐回到书桌旁,专心致志地解起了那几道难题。有时解出来时,早已是灯火阑珊,人声寂寥。但每次我都不觉得疲惫,心里反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个星期后的二模考试中,我的数学成绩一鸣惊人,突破了108分的大关。跻身班级前十,其他的各门科目成绩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这正是保尔的钢铁精神在引领我跨过坎坷,穿越困难,走向成功。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引领下,在保尔的引领下,我成功地坚持了下来,超越了自己。在初三的生活中获得了坚持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同时我也品到了读书之味。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在书中,你能获得更多:坚持、自信、勇敢……相信在不断的品味,我们会更快成长,并迎来自己美好的明天。 【解析】 (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试题,难度较大。“这一次”指的是一件事情,点明了文章的叙事性,也就是文章应以写人记事为主。“不一样”应该写自己的感受。只要你用心感悟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感动,不一样的收获。写作时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阐述对生活中某件事情的看法。 (2)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对我的成长起到引领作用的因素。比如,亲情引领我成长,友情引领我成长,好书引领我成长,老师引领我成长等。成长是缓缓流淌的溪流,成长也是艰难的跋涉。创作本文,需要以写人记事为主,从生活中选材,表现某某对我的成长起到的引领作用。写出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文首可以用题记的形式点明主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我与某某接触,然后在它的引领下快乐、积极成长的过程来展开故事情节。文末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一张温暖的欠条

化 君

晚间散步,遇见同学。她劈头就说,你相信这世上有好人吗?好得犯傻的那种。接下来说了下面的事。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我揶揄道,是不是有人白白塞给你一个大红包?我妈白我一眼,这孩子,妈说正经的,别打岔。

我妈坐在沙发上,自顾自絮叨起她遇见的好人。

当我听见她说“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原本可以不管我的,他却刹住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走吧。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我都觉得啰唆了,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说完,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承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字条,他说字条上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条呢?我妈说扔了。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一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心电图、胸部透视等一系列的检查单拿给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

我一边给我妈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不停地埋怨她,有您这样的吗?一边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可是,一直到我妈出院,我也没找到那个“好人”,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的火气噌噌往上蹿。我用命令的语气对我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个手机号。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兜里摸索起来。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我虎视眈眈地望着我妈,这就是您老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为那人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说这话时明显没了底气,不过为自己讨回点儿面子而已。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不已。这更增加了我对那个“好人”的愤恨。

一天,一个陌生人按响我家门铃,他说他找一个骑三轮的大娘,一个月前他碰了她。不等我火山爆发,母亲急慌着走过来,把他让进屋里。

在我如炬的目光里,他低下了头。

他说他原本打算第二天就来看我妈,可是家里出了点儿事,一直没脱开身……

我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先给我报销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出来打圆场,问那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您接过我的手机号后,骑上三轮就走,我不放心,悄悄在您后面跟着,看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罚款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话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那人说,人是我碰的,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

我马上火了,没好气地说,蒙人的吧,就像那张写手机号的字条一样。

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我换了新号。

同学突然换上一种同情的语调说,你知道吗?他是个残疾人,他的两条腿是假的。为了十万块钱的债务,他竟然打好几份工,什么活儿钱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断了,又没钱换新的。他是坐着轮椅来我家还钱的。

他说,他的两条腿是在一次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本文运用了何种叙述顺序,作用是什么?

3.根据情节的发展,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我”对“好人”态度的变化过程。

揶揄→____________→愤恨→愤怒→_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说说你对题目“一张温暖的欠条”的理解。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

柳 静

①人类被称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命体,具有强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但是你知道吗?地球上竟然有一种单细胞生物的智商远远超越了科学家们的预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只是一团毫不起眼的黏糊物——黏菌,一种已经存在了几亿年之久的真核生物。

②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图,然后在地形图上对应东京几处重要地铁站的地方放置食物。结果发现,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展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竟和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

③那么,这一团黏菌既没有大脑,又没有神经元,怎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设计能力呢?这一切要从黏菌的生物性说起。黏菌为了寻找食物,会先向四面八方延展,定位所有食物位置后,它们便会收缩回来,继而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传输网络将食物联结起来。如此一来,它便能自由自在地通过这些网络来吸收食物的养分,而这些网络的架构也不会太复杂,否则会消耗黏菌太多的能量。

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单细胞生物“科学家”的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呢。

⑤首先是风险评估能力。在实验中,若通往某个食物源的路线只有一条,那就很有可能因发生意外而中断。因此,黏菌会在主要路线旁建立次要路线,以备不时之需,达到了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

⑥其次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给黏菌一些外在刺激,例如吹风或光照,使黏菌的生长受挫。持续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会突然中断这些刺激。而此时的黏菌如同有了记忆一般,会在原本应该出现刺激的时间点减缓生长速度,仿佛能够预测刺激的到来,并以减缓生长速度减少自己受到的损伤。

⑦最后,黏菌是靠每个细胞自动自发地同步脉动来传输外界讯息,并在内部建构一个复杂的认知体系。这套独特的资讯处理方式,不同于电脑或人类的大脑,它是用单一的中央处理器来思考并整理资讯的。毫无疑问,这样的发现即将改变人类未来的电脑和网络形态。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图,黏菌利用光点很快的寻找到食物。

B. 黏菌为了寻找食物,会先向四面八方延展,定位所有食物位置。

C. 黏菌的能量无穷无尽,所以才能完成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D. 而此时的黏菌如同有了记忆一般,会在原本应该出现刺激的时间点加快生长速度。

2.对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

A. 列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黏菌获取食物时间之快捷。

B.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黏菌为获取食物而组建网络的功夫大大优于顶尖工程师。

C. 举例子,列举顶尖工程师的事例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黏菌是当之为愧的“科学家”。

D. 列数字和作比较,准确强调了黏菌在获取食物方面大大优于顶尖人类。

3.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于是项王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

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非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 ①舣:使船靠岸。 ②籍:项羽的字。 ③赐:赠。 ④面之:指吕马童转过脸来,面对项王。⑤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我的头,好去讨封赏。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曰                  谓:对……说

B. 纵江东父兄怜而我        王:做王或让……做王

C. 见汉骑司马              顾:回头看

D. 非故人乎                若:如果

2.下列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

A.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 不可久居,记之而去。

C. 以衾拥覆,久而和。

D. 家祭无忘告

3.下列句子与“以赐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

B. 孔子云: “何陋之有?”(《陋室铭》)

C. 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

D. 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最后用自杀来诠释什么叫“威武不能屈”。

B. 战败无颜见江东父兄,羞愤自杀,是他气节的表现。

C. 项羽用“死”的形式来面对吕马童,足见他是大丈夫。

D. 项羽刚愎自用,不听乌江亭长的话,否则就能冲破重围。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若非故人乎?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 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罗贯中  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管菜园,却与几个混混打得火热,揭示了他的不可救药。

B. 施耐庵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意在想向混混们示威,以使自己在此立住脚跟,说明他很虚荣。

C. 罗贯中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体现了他拘于出家人不理红尘事这一说法的小格,是一种伪豪爽。

D. 施耐庵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展示他有万夫不当之勇,武艺高强,为下文结识林冲做铺垫。

2.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有120回。

B. 《水浒传》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C. 大闹野猪林的好汉是花和尚鲁智深。

D. 《水浒传》中,夫妻搭档很多,像王英、顾大嫂一家;张青、扈三娘一家。

 

查看答案

青岛上合峰会圆满结束后,你们学校计划发起同学们参加“走进社会,争当文明小市民”活动。请你为学校写一份倡议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