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十余岁________

(2)不亦________

(3)沙为坎穴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1. (1)经过,经历 (2)颠倒错乱(3) 侵蚀,冲刷 2.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阅”,古今异义,今义为“阅读”,古义为“经过,经历”;“颠”, 古今异义,今义为“泛指物体的顶部”,古义为“颠倒错乱”; “啮”, 本义是“咬”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 “侵蚀,冲刷”。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尔辈:你们这些人;究:推究;物理:事物的原理;是:这;木杮:木片;岂:怎么;为:被。 (2)棹,划(船);曳,拖;迹,踪迹。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通读全文,结合关键句子逐项分析。D.应该是:寺僧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讲学家不切实际,认识片面。 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用一句话介绍广东省地形的主要特点。(25字以内

广东省北部是由南岭为主构成的山地地区,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东部、西部皆以丘陵为主。南部多为平原地区,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方甘草合剂是止咳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甘草八角茴香油,甘油,浓氨溶液等配制而成的。(去掉“配制而成的)

B. 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今年11月国内油价迎来2014年12月以来最大单次降幅油价至少下调0.5%左右。(“左右”去掉)

C. 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把“无时无刻不”改为“时时刻刻都”)

D. 对《爱迪生救妈妈》等选文出现的一些争议,人教社表示,在编写新教材过程中,编写组对选文严格把握标准,听取广泛意见,分专题审查。(把“广泛”移到“听取”前)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推脱嗓子坏了,怎么也不肯参加这次英语演讲比赛。

B.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是以诈骗为目的的。

C. 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 流言虽未可轻信,但毕竟空穴来风,总是事出有因的。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________的汲取知识。

(2)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liáo dòu________一个少年的心思。

(3)(范进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bù xǐng rén shì________

(4)我和母亲也有些wǎng rán________,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4)《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5)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