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推脱嗓子坏了,怎么也不肯参加这次英语演讲比赛。
B.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是以诈骗为目的的。
C. 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 流言虽未可轻信,但毕竟空穴来风,总是事出有因的。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________)的汲取知识。
(2)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liáo dòu(________)一个少年的心思。
(3)(范进)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bù xǐng rén shì(________)。
(4)我和母亲也有些wǎng rán(________),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4)《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5)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吃亏是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学校某班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200字左右)
[材料一 ]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住擂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他什出数信于常人的努力,考上了四川大学。自初中起,彭超就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就读读诗,用充满豪情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要“诗意地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材料二]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己已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已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做人须“勇改”
凌焕新
①清代袁枚写过《续诗品▪勇改》一文,认为诗歌有弊病,就当勇于改正,“知一重非,进一重境”。其实,做人如同作文,人生亦须“勇改”。
②有人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白居易的诗歌脍炙人口,其遗稿“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人生在世,不可能“一气呵成”,“一字不改”。追求完美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但正如哲人所言:“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因此,一个“改”字十分可贵。“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吾日三省吾“过”,有利于减少谬误,校准人生的航向。
③春秋时的晏子德才无双,被司马迁称赞为“不辱使命,雄辨四方”。晏子曾把自己喻为一根弯弯曲曲又有无数疙瘩的木头,想成为有用的器具,就必须用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此言不仅说明“人非圣贤”,更道出了改过之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做人如果看不到自身的“脏、乱、差、丑”,或虽看到但不肯“劈、削、刨、锯”,显然难以成就大器、彰显卓越。
④老舍写文章有一个窍门,就是写完之后不断念给别人听“再念、再念、再念”。也有知名作家介绍写作经验说:“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旁观,冷静地修改。”像这样借力于他人的做法,同样不失为人生改过之灵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别人帮助审视自我,也许更能把自己看个通透。打磨钻石用的是另一颗钻石,人生的修为一样离不开他人的敲打。当年晏子决意辞退三年不给他挑毛病的幕僚,相比之下,如今有的人对帮自己指出不足的人不谢反恨、恩将仇报,实在糊涂至极。
⑤勇于改正的前提,在于坦承错误。其实,一些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对自身问题遮遮掩掩,往往源于爱面子。对此,陈云曾提出过“论事不论脸”的原则。他告诫犯错误的同志“不克好汉”,怕丢脸就一定会丢脸,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那些翻船落马、身败名裂者,有几人不是因为文过饰非,从而一错再错、小错酿大错,最终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其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更应当讲真理不讲面子,像陈云所说,“在两个人谈话中”“在小组会上”“在大一点的会上”“在千万人面前”,都可以承认错误。
⑥做人应“勇改”,但不能妄改。袁校曾说,自己的诗“改好者固多,改坏者定复不少”。奋进人生路,也面临“改坏”的风险。做人应当谨记崇德向善,跟着蜜蜂去寻找花朵,切忌比下比烂,被苍蝇、蚊子引向污浊。叶圣陶讲过,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做人尤其是从政,应当知畏知戒,守身如玉,一言一行都“不肯随便”。
⑦如此,唯有像作文那样“改、改、改”",人生才能不断地“知一重非,进一重境”。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28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2.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3.请说说文章第⑥自然段的作用。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的论证过程。